中國虎網 2011/4/12 0:00:00 來源:
未知
在國資商業軍團大肆并購的同時,一些民營的專業代理型商業公司在某些細分領域也悄然崛起。
近期,此前知名度并不高的兩家醫藥商業公司幾乎同時闖入業界視野。去年在香港上市的康哲藥業日前宣布,以14億元收購國內一家商業公司,而另外一家以代理疫苗業務為主的泰凌醫藥則計劃通過在香港IPO籌資,并于4月20日在港上市。
業內人士認為,專業代理公司在資本市場的日趨活躍,意味著隨著醫藥市場的發展與規范,學術推廣日益受重視,醫藥商業細分領域的領先者前景可期。
精細商業動作頻頻
去年9月以每股5.06元在香港上市的康哲藥業日前爆出新動作,宣布以14.025億元收購Great Move。公開資料顯示,Great Move的主要資產為富普和天津普瑞森的全部已發行股本,天津普瑞森的主要業務是在中國營銷、推廣和銷售國內制藥公司生產的處方藥產品。這一收購顯然受到市場追捧,該股在復牌當日再創上市新高。
康哲藥業方面認為,并購不僅可以通過入股目標集團的產品來擴大集團的產品組合,通過入股目標集團的利潤來擴大集團的收入基礎,并同時可以通過集成集團和目標集團的業務以產生協同效應。事實上,以“中國最大的第三方處方藥營銷、推廣和銷售服務提供商”身份在香港主板掛牌的康哲藥業,一直為市場所看好。分析人士認為,在未來中國醫藥營銷、推廣及銷售服務行業保持較高復合增長率的背景下,康哲藥業的成長性可期。
而計劃于4月8~13日在港公開招股的泰凌醫藥,也給外界無限想象空間。資料顯示,泰凌醫藥是中國最大的全面綜合疫苗供應商及推廣和銷售服務供應商,是葛蘭素史克(GSK)疫苗產品在內地最大的分銷商,也是輝瑞處方藥業務在內地的三大分銷商之一。以市場份額價值計算,2009年該公司的疫苗供應鏈份額達23.4%,為中國最大。據悉,在2010年,泰凌的收入中有57%來自疫苗分銷﹑32%來自藥物推廣,余下的11%來自
藥品生產及銷售。有市場消息透露,泰凌
醫藥國際配售部分反應理想,并且獲得國際大型基金的青睞。泰凌醫藥負責人表示,泰凌未來將繼續推出新產品,借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并計劃收購內地疫苗銷售公司。
與巨頭并存
醞釀已久的《2010~2015年全國醫藥流通行業發展規劃》一直為業界關注。據商務部有關官員透露,該規劃鼓勵和支持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優勢藥品流通
企業通過收購、兼并、聯合、參股、控股等方式,拓展流通網絡覆蓋面,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和國際化經營;同時支持專業性或其他有特色的中小藥品批發企業做精、做細、做強,逐步形成以全國性集團企業為龍頭、區域性企業為主體、地市級企業為基礎的遍及城鄉的藥品流通網絡。
國藥控股運營管理部高級顧問干榮富表示:“康哲、泰凌的發展就是符合行業規劃需求的。隨著學術推廣被重視,精細化管理的理念越來越得到推廣,這些在某些細分領域有強大人脈和推廣隊伍的
代理公司前景很好,也順應了國際銷售模式的發展。”
事實上,在國藥控股、上海醫藥、華潤北藥這些流通巨頭大舉并購擴張的同時,專業代理型的公司前路并不寂寥。
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在分析我國醫藥商業未來發展走勢時,就指出專業代理型公司將是其中的一股重要勢力:這一類公司面對的客戶是大中城市二級以上主流
醫院及其下游的二級商業公司;對于OTC產品來講,通常其面對的客戶是主流藥店及其下游的二級商業客戶。共同點在于經營品種不多,走總代理或地區代理之路,有學術隊伍或OTC代表隊伍,有較強的終端市場開拓能力,具備一定的目標醫院客戶資源,很多知名進口藥通過此形式形成規模。多數公司體制靈活,費用包干,利潤提成,市場反應快,管理是其發展的關鍵。
“國資軍團做大做強,主要依靠的是政策背景,而這些新型代理公司的崛起體現了市場細分化、專業化的需求。未來應該是并存的格局。”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認為,但他也表示:“目前大集團還處于跑馬圈地、擴大網絡覆蓋面階段,一旦完成,可能大家對于這些有差異化優勢的商業資產將展開競爭。”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純粹商業代理性質的公司的風險在于缺乏業務的獨立性,一旦失去代理權就會失去利潤支撐。”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