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創新社會管理給力食品藥品監管”選為本周話題,緣于4月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黨組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這次專題學習表明,滿足人民群眾的新需要,探討社會管理的新課題,已經擺到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的重要議事日程。
要像重視食品藥品監管建設一樣重視社會建設,像熟悉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一樣熟悉社會管理。這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業務工作的迫切需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今年的工作重點,就是加快建立與現行體制相適應的監管工作新機制。現行體制怎么樣,監管新機制如何建,尤其需要從本地本部門實際出發,找到切入點,找準結合點。創新社會管理,為創建監管新機制搭建了新平臺,提供了新機遇。但是,把握并用好機遇,有個基本前提,這就是要熟悉社會管理。胡錦濤同志指出,社會管理的基本任務包括協調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定七個方面。這七個方面分別闡述了社會管理的基礎、關鍵和目的。協調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是改善社會管理的基礎;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是加強社會管理的關鍵;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定是創新社會管理的目的。只有對社會管理的基本任務和重大意義有個準確把握和正確認識,才能自覺遵循社會管理規律和科學監管規律,積極主動地把食品藥品監管“嵌入”社會管理,破解難題,創新機制。
要像依法行政一樣依照法律賦予的職責抓好社會管理,像遵循科學監管規律一樣遵循社會管理規律。社會管理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既不能單兵突進,也不能因循守舊,更無法一蹴而就。切實抓好社會管理,黨的領導是根本,政府負責是關鍵,社會協同是依托,群眾參與是基礎,四個方面缺一不可,四種作用不可替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是政府的行政執法部門之一,權力、資源、能量有限,既要依法行政,把有限的資源和能量用好,又要積極投入社會管理,在協同作戰中發揮主動性,在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中發揮創造性,不斷擴大可用資源和能量。從科學監管規律和社會管理規律出發,邵明立同志在專題學習時要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投入社會管理,應主要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強化群眾觀點;二是推進科學監管,確保公共安全;三是嚴格依法行政,促進社會公正;四是健全工作格局,實施綜合治理;五是推進信息化建設,提升監管效能和服務質量。
我們是食品藥品的監管者又是監管成果的受益者,同樣,我們是社會管理的建設者也是社會管理成果的受益者。社會管理主要是對人的服務和管理,要自覺擯棄“與己無關”思想,樹立起“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觀念。國家局作為全系統的領導機關,應出思路、提要求、做表率。全系統的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都應當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全力謀之、鼎力為之。食品藥品安全已不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是公共安全的基礎,必須從全局的高度予以重視,用加強和改善社會管理的辦法加以解決。因此,把食品藥品監管“嵌入”社會管理,要更加注重公眾參與。社會管理服務于公眾,也離不開公眾的支持;食品藥品監管要想讓公眾滿意,就要吸收公眾參與。要更加注重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社會組織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力量,也是加強和創新食品藥品監管的重要力量,應建立不同社會主體之間平等、民主的社會合作機制,倡導參與型行政理念,形成兼顧各方利益的科學機制,重點要向基層組織傾斜,把人力、財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層,努力夯實基層組織、壯大基層力量、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礎工作。食品藥品監管系統要引入社會管理績效考核,保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各項要求和部署得以落實,使食品藥品監管隊伍在參與社會管理實踐中得到全面進步,使社會管理給力食品藥品監管,推動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實現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