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4/19 0:00:00 來源:
未知
隨著抗生素中間體硫氰酸紅霉素價格的水漲船高,目前國內眾多制藥企業開始集中擴產硫氰酸紅霉素,今年國內該原料藥的市場總產能有望突破萬噸。
日前,四川科倫藥業發布公告,將投資39.923億元生產硫氰酸紅霉素(以下簡稱“硫紅”)和頭孢系列中間體產品。
在稍后召開的四川科倫藥業股東大會上,公司總經理劉革新介紹說,之所以要進軍抗生素領域,是看到了其廣闊的市場空間。據科倫藥業預測,其伊犁抗生素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8億元,凈利潤14.84億元。項目總投資利潤率37.17%,投資回收期6.36年(含建設期)。劉革新說,上述利潤預測是經過了兩大“壓力測試”,即在抗生素產品價格的最低點以及同行業的領頭企業虧損10%這兩項極端條件下計算出來的。
除了科倫藥業外,還有若干制藥企業正在摩拳擦掌,欲分“硫紅”一杯羹。如山東方明藥業、寧夏太平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等。據知情人士透露,山東方明藥業的投資規模為5.36億元,計劃建設1500噸“硫紅”的產能;而寧夏太平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也計劃未來打造2000噸“硫紅”新產能,投資規模將達到5.3億元。
“硫紅”市場迅速升溫
據專業人士介紹,硫氰酸紅霉素不僅是新型半合成紅霉素——阿奇霉素、羅紅霉素和克拉霉素的關鍵中間體原料,還是獸用抗生素。數家企業集體擴產將使硫氰酸紅霉素市場迅速升溫。
據健康網行業研究員周健預測,如果加上今年所有正在擴產企業的新建產能,今年國內“硫紅”市場的總產能將突破萬噸。而2010年的國內總市場規模為7000噸,今年的增幅不出意外的話將達到40%左右。
眾多企業為何對“硫紅”情有獨鐘?
據健康網的原料藥每日價格顯示,從去年到目前,“硫紅”的單價一直在穩步上漲。2010年下半年,“硫紅”的單價還在430元/公斤上下,到今年3月30日,其價格已經飆升到550元/公斤。
近期硫氰酸紅霉素還出現有價無貨的現象。據周健介紹,幾大企業貨源相對短缺,價格上沒有太大變化,目前市場報價在530~550元/公斤,成交價格略低;質量稍微差些的產品,價格雖然相對低一些,貨源也比較緊張。他還表示,今年上半年新投產企業很難出貨。
小品種受追捧
事實上,自去年開始,抗生素就進入新一輪擴產期。氨曲南、磷霉素等小品種抗生素藥物也備受關注。
福安藥業3月22日上市。據公司一位人士介紹,該公司擁有先進的氨曲南原料藥工藝技術,2009年氨曲南原料藥市場占有率為48.09%,穩居市場第一位。公司計劃投資1.2771億元新建氨曲南原料藥車間,達產后氨曲南原料藥生產能力由目前的40噸/年提高到110噸/年,項目建設期為兩年。
據介紹,氨曲南在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面的優勢使其原料藥銷量從2006年的4.56噸增長至2009年的84.91噸,增長了18倍。
而自去年“超級細菌”出現以來,相關藥企也正在布局磷霉素產業。據介紹,磷霉素入選衛生部治療“超級細菌”的藥物目錄后,以其安全、優越的治療效果,迅速成為抗生素市場的“新寵”。在對抗“超級細菌”的戰役中,磷霉素的需求量開始“井噴”。
據知情人士介紹,去年年底,東北制藥為應對“超級細菌”,借整體搬遷擬投入50億元建立新的生產基地,其中一部分將投向磷霉素原料藥和制劑生產。目前,磷霉素主要在基層市場推廣,在社區醫院、鄉村診所應用非常廣泛。在廣大的二、三線市場,存在3億支/年的市場需求。
面對抗生素擴產態勢,業內資深人士表示,目前國內醫藥企業正在承接國際的產業轉移。因為部分抗生素產品很多國外公司已經不生產了,但在國內市場很大,所以國內相關企業熱衷于擴產。
這一輪抗生素原料藥和制劑項目投資熱的特征比較明確:我國抗生素企業正在全球爭取更多市場份額,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并向下游高附加值產品延伸。
業內人士同時提醒,因濫用等問題,抗生素藥品是去年國家有關部門加大監管的對象,并處于不斷降價的通道中。只有做成行業龍頭,企業才能獲得良性、健康的發展。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