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5/5 0:00:00 來源:
未知
現在全國每天必須有至少5萬人無償獻血,才能滿足
醫院基本的臨床用血需求。為此,衛生部昨日啟動"臨床有效輸血及血液風險控制技術應用研究與推廣"項目,用以攻關科學合理用血這一大臨床難題。
目前,臨床用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血液供給能力的增長遠遠跟不上醫療服務總量增加的速度,再加上臨床用血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現在每天全國必須有至少5萬到6萬人伸胳膊獻血,才能保證臨床用血需求。如果達不到這個數,用血馬上就不夠了。"4日,衛生部醫政司的負責人在談到血液緊缺時表達這樣的擔憂。
據統計,從2007年到2009年,全國供血量翻了兩番,由800噸增長為3600噸。但與此同時,全國的醫療服務總量也持續大幅增長,床位使用率居高不下。以住院人數統計為例,全國住院總人數已經由2005年的5400余萬,增加到了2009年的9000余萬。
此外,衛生部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一些錯誤觀念在有些醫生中仍然根深蒂固,有些觀點缺少醫學證據,比如說輸血能夠增加抵抗力、能促進傷口愈合、可增加營養等等。
為從根本上解決用血緊張,衛生部啟動此次項目,主要針對輸血技術、血液保存、報廢血的再利用等多個方面進行科研攻關,項目為期三年,研究成果將有望在整個衛生行業推廣。項目資金總額達到2657萬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輸血項目最大的一次資金投入。
馬上就訪
分級管理用血量降一成
4日,記者就臨床用血現狀問題采訪了協和醫院相關負責人。目前,協和采取臨床用血分級管理的辦法。根據規定,主治醫師及以上級別的醫師才有資格申請用血;主治醫師申請用血量不得超過3個單位(即600毫升);副主任醫師申請用血不得超過6個單位。此外,臨床申請用血超過10個單位需報醫務處審批。
此外,協和還制定了臨床科室合理用血及積極推廣自體血液回輸考評制度和臨床用血監督機制,對超出預期的手術用血進行科室內討論,將手術用血量與科室績效掛鉤;杜絕不必要的"人情血"、"安慰血"和"營養血",堅決糾正"輸血或輸漿可促進傷口愈合"等錯誤觀點。
采取了這些措施后,去年協和的出院人數和手術量分別比前一年增加了7.9%和4.9%,而用血量卻分別下降了12.4%和10%。"可見,臨床用血量是完全可以依靠醫生自覺科學地合理用血而降下來的,而且下降空間還是相當可觀的。"醫院血液科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