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5/6 0:00:00 來源:
未知
工信部公布“2011年度中藥材生產扶持項目”明確:以常用中藥材品種為重點對象,圍繞中藥大品種緊缺原料藥材的生產,以及中藥注射劑、中藥基本藥物和創新中藥產品的支撐性原料藥材的生產,大力扶持中藥材生產基地。
去年至今的中藥材供需矛盾突出、價格暴漲的情況或有望得到緩解。
4月25日,工信部網站掛出的《2011年度中藥材生產扶持項目申報指南》(下稱《指南》)指出:從基地建設、技術平臺、信息平臺、供應保障平臺四大環節入手,理順藥材的供需關系,維穩藥材價格。由此可見,政府用心很明確,就是要促使中藥材產銷有效對接,減少流通環節、確保藥材質量。
重點扶持大宗藥材
“今年扶持的重點主要在基地建設上,從常用大宗藥材入手,解決藥材缺口。”工信部項目組相關負責人張軍表示。
從《指南》中看到,本次項目扶持以常用中藥材品種為重點對象,圍繞涉及全民
健康的中藥大品種(含中藥飲片)緊缺原料藥材的生產,以及中藥注射劑、中藥基本藥物和創新中藥產品的支撐性原料藥材的生產,大力扶持規范化、規模化和產業化
中藥材生產基地。
張軍表示,“十二五”期間,大約要扶持100個藥材品種,其中70%是常用大宗藥材,30%是野生瀕危藥材。以此比例,能基本解決大宗藥材的需求缺口。按照分步實施的原則,今年將重點支持35個品種,其中包括甘草、三七、太子參、當歸、半夏等26種常用大宗藥材和重樓、川貝母、沉香、豬苓、紅景天、雷公藤、麝香、蟾酥、烏梢蛇9種瀕危稀缺藥材。
“這些大宗常用藥材品種大約占藥材總量的60%,只要保證了常用藥材的供應,就基本上穩定了藥材價格,保證下游
企業的生產。”中國中藥協會信息中心負責人賈海彬表示。
目前我國常用中
藥材的缺口仍然比較大。藥材缺口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藥材價格的上漲。據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0年,全國市場537種中藥材中有84%漲價,漲幅在5%至180%。其中28%漲幅超過51%;有6%超過180%;2%漲幅超過300%。
而因藥材價格上漲導致藥企成本急增、毛利下降的效應已經開始逐步顯現。近日,上海醫藥公布的2011年一季度業績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公司醫藥工業實現銷售收入21.75億元,同比增長10.2%,毛利率為46.6%。中投顧問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分析,實際上,今年一季度,上海醫藥的工業毛利率是有所下滑的,這主要是受去年國內中藥材價格暴漲的影響。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