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孫經理所在的連鎖藥店也曾擁有上百家門店,但在城市改造及藥店經營權放開的過程中,門店數量萎縮,現僅余20多家?!叭魝髀剬賹?,我們的規模未必能達到國家的要求?!睂O經理相當焦急,現已派專人到市內物色合適的門店,“只要不虧本,都會考慮新開門店?!?/DIV>
“以規模來做門檻是不可能的?!睂O經理的憂慮,中國
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斬釘截鐵地表示,零售藥店換證條件中不會有規模的要求。
據了解,5月5日公布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下稱《流通規劃》)中,也僅提出“十二五”期間將加強行業布局規劃,健全準入退出制度。其中,“是否符合行業規劃”將作為行業準入的重要依據。
行業準入標準提高
其實,孫經理的擔憂更多是緣于對“將是否符合行業規劃作為行業準入的重要依據”這一表述的猜測。對《流通規劃》中未能明確何為“符合行業規劃”,業內專家也表示關注。
“若能在規劃中細化準則,并要求藥店按準則來布局,效果更好?!比缰贫慷嗌偃f人口需開設一家零售藥店、零售藥店在遵循便民條件下應保持多大距離、新建小區和農村地區的布點數量等“具體的、可以用作準則依據的東西”。于明德舉例說。
而在布局規劃方面,《流通規劃》只是提出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結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和體制改革進展、城鄉建設規劃、人口增長與密度和年齡結構變化、藥品供應能力等實際,制定藥品批發零售網點合理設置和布局的具體規劃,保證藥品供應。
可以肯定的是,有關部門對大型藥品連鎖企業持鼓勵態度。此次出臺的《流通規劃》設立了2015年“藥品零售連鎖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60%以上”、“連鎖藥店占全部零售門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的目標。
上海復美大藥房副總經理陳春華表示,大型連鎖藥店采用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質量管理、統一服務規范、統一聯網信息系統管理、統一品牌標識等方式,保證其規范化,并且發揮規模效益,理應提倡。
記者也從廣州采芝林藥業連鎖店經理麥景文處獲悉,未來采芝林除了鞏固自身已有門店、開拓市內新門店外,還會考慮通過兼并或注資的方式擴大連鎖規模。
基層藥店角色或變
“現在的零售藥店就像野孩子。”這句乍聽起來有點過激的言辭,出自安徽豐原大藥房總經理孫永新之口倒也不會讓人覺得意外。作為新一輪醫改的標桿地區,安徽零售藥店受到的沖擊是最顯著的。
新醫改對縣級醫院進行改革,使農村醫療三級網絡日趨完善;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新農合”等醫保制度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報銷比例傾斜……以上種種,在盤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同時,也給基層零售藥店帶來一定沖擊。
今年初有媒體調查稱,農村連鎖藥店目前有九成還是盈利的。湖南懷仁大藥房董事長林承雄也向《醫藥經濟報》記者證實,其門店所在地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尚未做起來,“目前沖擊還不大”。
但無論是林承雄的表態,或是新醫改方案沒把零售藥店納入規劃,均讓人擔憂農村基層藥店的前景。
據孫永新介紹,安徽當地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的經營狀況較好,相當多的患者分流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比新醫改啟動前,客流量下降了15%~20%。農村地區已經設有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即便沒有藥店,也能保證該地的藥品可及性。”
對藥店更為傷筋動骨的是藥品“降價令”。去年12月,頭孢曲松等部分單獨定價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下調,使包括抗生素、心腦血管領域在內的17大類藥品平均降價近兩成。孫永新稱,若按2010年的銷售情況推算,這次降價將使藥店今年的利潤減少190萬~200萬元。
鹽城蘇好醫藥連鎖總經理蔡文兵證實了孫永新的說法。據稱,近年來蘇好旗下的鄉鎮藥店也感覺到不少來自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壓力,由于患者到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就醫買藥可以獲得30%~40%的醫保報銷,使得很多慢性病患者更愿意去醫院“掛床開藥”。
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帶來的壓力,不少農村基層藥店采取與鄉鎮醫院錯開經營模式、擴大產品品種、增加服務等手段維持生計。蔡文兵告訴記者,蘇好醫藥連鎖近年將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和品牌企業合作,加大買贈力度,并且對購藥環境進行升級,不斷提高藥學服務水平及
醫療器械增值服務上,已經收到良好的效果,基藥銷售不但未減少,還呈逐年增長趨勢。
不過,上面提到的被動局面今后或許會改變。此次出臺的《流通規劃》特別提出,“在已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取消以藥補醫的基層醫療機構,特別是周邊藥品零售配套設施比較完善的城市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可率先探索醫生負責門診診斷,患者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的模式”。有接近商務部的人士稱,此舉意在引導基層社會藥房取代醫療機構藥房。
部分植根基層的藥店人士也從中嗅到變革的希望,孫永新就是其中一員。盡管他一再表示鄉鎮藥店阻力和困難較大,但同時也透露豐原大藥房依然不會改變原有目標:“可能會賠錢做
生意,但依舊會為未來的三五年繼續在鄉鎮鋪網布局。(記者李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