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5/12 0:00:00 來源:
未知
日前,商務部正式發布“十二五”《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該規劃其中的一個新提法是,在已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取消以藥補醫的基層醫療機構,特別是周邊藥品零售配套設施比較完善的城市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可率先探索醫生負責門診診斷,患者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的模式。
這意味著,基層醫院的藥房可以“退休”了,由社會藥店取而代之。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此舉若落實到位,在生存的邊緣苦苦掙扎的連鎖藥店將“咸魚翻生”,其投資價值也將被重寫,然而,這涉及到商務部和衛生部、人保部等幾大部委之間的博弈,短期內,剝離社區醫院藥房也許只是商務部一廂情愿而無法實現的夢。
基層醫院處方或流向連鎖藥店
作為接管醫藥流通后,商務部對醫藥零售終端這塊大蛋糕進行的最大一次分切術,藥品零售連鎖百強
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的比例被要求在2015年達到60%以上,連鎖藥店占全部零售門店的比重被要求由目前的1/3提高到2/3。
60%這一目標相比此前提出的原目標70%,雖有所下調,但由于規劃明確鼓勵基層醫療機構的處方流向社會連鎖藥店,業界普遍認為醫藥零售終端市場重新洗牌將是大概率事件。
國藥控股高級研究員干榮富告訴記者,探索社區
醫院的處方流向社會連鎖
藥店,是國家鼓勵門診處方流向社會藥店的第一步。商務部有意要引導醫藥商業終端最大做強。經過一系列的整合,最終有可能會醫藥商業區域龍頭旗下的連鎖藥店執行社區醫院藥房的部分職能。
干榮富同時認為,上述目標的實現,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為連鎖藥店要完全履行社區醫院藥房的職能,對藥店的要求很高。依照國外的經驗,社區醫院的急診用藥通常是自己出,門診用藥則由外面的社會藥房配。未來,我國或有可能會借鑒這一做法。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