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楚天都市報連續報道武漢“放心豆制品何時占領餐桌”,曝光了多處無證生產、濫用添加劑的黑作坊。有市民反映,相關職能部門執法力度根本就不大,被曝光的黑窩點仍在生產,還有地下作坊仍在大肆生產豆制品。前夜昨晨,楚天都市報兩路記者經過數小時的蹲守跟蹤,在掌握確切情況后,協助有關部門進行查處,漢陽20多家豆制品黑作坊被搗毀,但其產品已流向市內一些大型菜場。
曝光了的黑作坊仍在做豆腐
漢陽江堤中路漢陽漁場附近的一處黑作坊,曾在本月10日被本報曝光。然而,昨日凌晨,記者再次前往這家黑作坊探訪時發現,該處不但沒有被取締,反而依然在燈火通明地生產,成噸的豆制品全都流入了市內一些大型菜市場。
昨日凌晨零時許,記者在這里看到,有三家作坊正在生產。其中規模最大的一家占地約200平方米。一桶桶渾濁的黃豆漿在電動攪拌器的攪動下冒出串串泡沫。10多張竹床上,晾滿了剛做好的豆制品,包括豆腐、香干、千張以及臭干子,總產量至少1噸。
大約1小時后,一名工人提來攪拌好的褐色液體,將香干、千張浸入液體中,很快,原本白色的豆制品就穿上了褐色外衣。
凌晨3時許,工人開始將成品裝上兩輛面包車。半個小時后,這輛車將前后號牌用光盤擋上,前往漢陽十里鋪十里生鮮市場,簡易路市場以及辛家地市場送貨。
昨日上午,記者將情況通報給漢陽區食安辦,相關負責人迅速組織質監、工商、城管以及公安等部門執法人員前往查處。
執法人員依次進入所有房屋檢查,發現黑作坊不止三家,幾乎每一扇緊閉的門后面,都有一個豆制品黑作坊。裝滿臟水的大桶、發臭的黃豆渣、遍地的垃圾、飛舞的蒼蠅是這20多家作坊的共同特征。
執法人員當場搗毀鍋爐20多臺,另有少量豆制品被當場銷毀。記者在作坊內發現了大桶的焦糖色以及硫酸鈉等添加劑,找到的數十袋黃豆,大部分因存放不當發生了霉變。
江堤派出所和江堤工商所距這處黑作坊僅有幾百米遠,作坊旁就有一個派出所治安室。據執法人員介紹,他們曾多次打擊該處黑作坊,但由于難以監控,打擊過后又死灰復燃,很難根治。
此外,近日有多名市民向本報反映,在武漢三鎮城鄉接合部,還藏著許多豆制品小作坊,并提供了地址。昨日凌晨,記者在洪山區武昌南站附近的柴胡村,巡司河洪山區排州村,野芷湖三環線邊一民房里,均發現了豆腐作坊,作坊的衛生狀況不盡如人意。
豆芽作坊發現漂白粉
有讀者反映,在關山農貿批發市場一攤位,長年都銷售著無證作坊生產的豆芽。昨日凌晨5時,記者來到該市場,一輛車牌尾號為T70的廂式貨車停在市場入口處,車上一名男子和一女子正將車上一箱箱豆芽拉進攤位。
6時許,車上豆芽運完,該男子迅速駕車離去,記者一路跟蹤,發現該車從新竹路拐進光谷大道,一路南下至流芳大道,再拐進鳳凰園三路,駛進一小山下的民房前停下,民房里幾名工人又將數十箱豆芽裝上車,該車又運到下一個市場。
昨日早晨,記者將該豆芽作坊反映至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食品安全管理辦公室,該辦公室立即協調工商、公安、質監及街道辦一起到現場進行聯合檢查。
該作坊面積數百平方米,有3個車間,里面擺了數十個大缸,缸中長滿白白嫩嫩的豆芽。記者發現,這里的豆芽長的有近20厘米長,比普通豆芽要長半截。
在作坊里,執法人員找出一袋使用過的漂白粉,作坊工人解釋稱是用來洗地用。據武漢市豆制品商會的負責人介紹,許多作坊使用漂白粉洗豆芽,這樣豆芽看起來更“光鮮”,漂白粉攝入量過大會引起食物中毒。
執法人員對現場進行了檢查,從房間走出來后對記者說,他們沒有在該作坊發現非法添加劑,其生產的豆芽暫不能判斷有問題,只是該作坊系無證經營,查處起來有一定難度。
武漢市政府在關于加強豆制品生產經營監管工作的通知(武政規[2009]5號)規定:對未取得工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的豆制品生產經營單位和小作坊,一律堅決依法取締。
該區質監局的執法人員也來到了現場進行了取樣,他們表示待檢測結果出來后再來調查。(記者 彭一葦 周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