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企業尋求突圍
談圣采指出,歐盟特別是英國、荷蘭等國民間對中醫藥已經有很高的認可度,很多民眾已經擁有中醫藥用藥習慣。在《指令》已經生效的形勢下,中成藥需要通過政府引導,推動典型企業率先“走出去”,在歐盟開展傳統藥注冊,進而帶動更多中藥企業加快跟進。
記者從蘭州佛慈制藥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已經在《指令》到期前幾天向瑞典提交了申報材料,并已經做好了投更多精力、財力,打持久戰的準備。同時,中醫藥行業領軍企業同仁堂也表示,歐盟產品注冊不單是中醫藥貿易和形象的展示,更是一種民族責任的體現,作為龍頭企業和老字號企業,同仁堂會采取一些行動,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
“目前,公司內部正在就中成藥出口歐洲問題進行探討,尋求解決辦法?!北本┩侍脟H有限公司區域經理董凌明表示,中成藥在歐盟注冊問題一天不解決,同仁堂就無法拿到來自歐洲的訂單。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本屆廣交會參展的絕大部分中藥企業對進軍歐盟抱持觀望態度,有些企業甚至表示,將轉戰開發其他市場,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已經成為中藥企業重點關注的新興市場。
談圣采認為,大多數中成藥企業都有繼續開拓歐盟市場的意愿,但面對《指令》仍存在資金投入大、注冊門檻高的困境。“沒有實力的企業可能沒有辦法通過上述兩道‘檻兒’。”
從資金投入上看,注冊一種
藥品的成本約80萬~100萬元人民幣,而即使未來可以成功進入歐盟市場,在打造品牌以及建設銷售渠道上仍需耗費巨大的財力和人力,無法快速收回注冊成本。
另一方面,僅憑申請注冊的中成藥必須滿足“該草藥藥品在申請之日之前至少有30年的使用歷史,其中包括在歐盟內至少有15年的使用歷史”這一條,便會將大批有心參與注冊的中成藥企業擋在門外?!澳壳拔覈蟛糠种谐伤幤髽I本身成立都不足15年,根本不可能達到《指令》中的要求?!闭勈ゲ杀硎?。
據歐盟委員會負責衛生醫療事務的發言人弗雷德里克·文森特介紹,據不完全統計,過渡期內順利通過注冊的植物藥在350種左右,但沒有一種中藥通過注冊。
提請延長《指令》過渡期
值得注意的是,已經延后7年執行的《指令》或將再次放寬過渡期。
醫保商會技術服務中心張中朋向記者介紹,《指令》頒布以來,醫保商會組織了數十次相關策略研討會,邀請商務部、科技部、國家中
醫藥管理局等相關主管單位的領導及中藥領域知名專家,與同仁堂、蘭州佛慈等國內知名藥企一起,共同探討如何應對《指令》。
“經過與歐盟及主要目標市場國的藥監部門進行雙邊和多邊協商,我們已經取得了將《指令》中原擬的傳統植物藥產品必須滿足在歐盟安全使用30年的規定修改為‘成員國內15年,成員國外30年的應用歷史’,為中成藥通過歐盟注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睆堉信笸嘎?,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醫保商會積極與歐盟藥審局、英國藥監局、荷蘭藥監局等協調溝通,共同開展相關培訓。同時,醫保商會還積極參與了英國藥監局組織的《英國草藥藥典》專論的復核與起草工作,并得到英國藥監局(MHRA)、英國藥典委員會的認可,其中的甘草、當歸、白芍、黃柏4種藥材已分別于2007年、2008年、2011年版的《英國藥典》(BP)中頒布實施,此舉為中藥進入英國乃至歐盟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商會將重點支持
企業申請歐盟傳統植物藥注冊,幫助企業選擇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可行性的中成藥品種,針對歐盟對植物藥質量研究和質量控制的具體要求,開展相關研究,解決中藥在歐盟注冊的關鍵技術問題?!睆堉信蟊硎荆t保商會將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利用行業組織對外聯絡的優勢,加強與歐盟相關政府部門、中醫藥行業組織和從業者的聯系,由行業商、協會組織企業與歐盟政府相關部門、咨詢顧問公司和客戶等進行合作,從技術上進行培訓輔導,解決單個企業難以解決的困難。
倪如林透露,目前商會方面正在提出將《指令》過渡期延長到2019年的建議,迫使相關國政府部門在《指令》實際的執行過程中有所松動。此外,由于中藥企業海外注冊成本高昂,有關部門還將考慮從政府層面推動中藥企業在海外注冊,設置專項資金幫助企業進行境外注冊。(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