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5/16 0:00:00 來源:
未知
 |
圖為本報記者在醫院附近收集的部分非法出版物。 | |
|
日前,本報記者經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附近時,一張山寨版“中國醫藥報”塞到記者手中,報紙用4個版面刊登了“同仁堂消癌平膠囊”的擴大宣傳文章和廣告。盜用中國醫藥報報名做非法出版物,堂而皇之地對抗腫瘤藥品做違法虛假宣傳,記者對如此大膽的做法吃驚不已。
事實上,在醫院附近,尤其是知名醫院附近,以出版報紙的形式散發違法藥品廣告的現象已屢見不鮮。對此,記者于近日進行了深入調查。
醫院附近是“重災區”
違法廣告的“三宗罪”
5月3日下午14時左右,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門前的街道上,十幾個人正在向路過的行人散發著“報紙”和“雜志”,當記者經過的時候,手里很快就被塞得滿滿當當。
細看這些“報紙”和“雜志”,有《健康導報》、《中國康復報》、《都市健康》、《抗癌博覽》等十余種,在所謂的“新聞報道”的掩蓋下,其內容卻充斥著各種抗癌藥的虛假宣傳文章和廣告。
以其中一份名為《都市健康》的“報紙”為例,上面赫然印著其主辦單位是中國科學院、中國基因研究基地和北京市腫瘤防治中心三家單位,而報紙內容則全篇都是名為“基英肽”抗癌藥的廣告和宣傳文章,宣傳文章中稱:“中國有了自己的基因新藥基英肽”。同時,該“報紙”還刊登了眾多癌癥疾病患者在服用了“基英肽”抗癌藥后治愈的例子……
違法廣告的“三宗罪”
《都市健康》上顯示的“基英肽”批準文號是“國藥準字H20003495”,生產單位為陜西省科學院制藥廠。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查詢得知,該批準文號對應的藥品名稱為“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生產單位為陜西省科學院制藥廠。
這個“基英肽”,其實就是“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與基因科學幾乎沒什么關系。
當記者以患者家屬身份打通“基英肽”的咨詢電話時,對方表示,“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是通用名,而“基英肽”是商品名。同時還強調,該藥的治愈率達90%以上,服用1個月為一個療程,按照病情,每個療程的花費在2000元~6000元不等。對方還反復叮囑記者一定帶上患者的資料到現場,由醫生確定治療每個療程的服藥量。
細數“基英肽”宣傳的違法之處,業內人士表示,總的來說,其有“三宗罪”。
其一,《都市健康》是非法出版物,假借新聞報道的名義宣傳“基英肽”。
其二,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治療腫瘤的藥品根本不允許發布廣告。而《都市健康》通篇都充斥著對抗腫瘤藥物“基英肽”的宣傳廣告。
其三,“基英肽”在《都市健康》上刊登的宣傳文章的內容多處涉嫌違反有關規定。
根據藥品廣告管理的有關規定,藥品商品名稱不得單獨進行廣告宣傳。廣告宣傳需使用商品名稱的,必須同時使用藥品的通用名稱,但《都市健康》通篇對“基英肽”的宣傳文章中卻并沒提及“基英肽”的通用名“甘露聚糖肽口服溶液”。
《廣告法》及藥品管理法律法規規定,藥品廣告中不得含有治愈率、有效率及獲獎的內容;藥品廣告中不得含有利用醫藥科研單位、學術機構、醫療機構或者專家、醫生、患者的名義及形象作證明的內容,而“基英肽”的宣傳文章稱“基英肽”能有效治療各種實體腫瘤和血液病,總有效率高達97.4%。而且,《都市健康》中充斥著患者“現身說法”和專家推薦的案例……
其他十余份“報紙”和“雜志”都存在和《都市健康》一樣的違法現象,有的更加嚴重。
欺騙患者貽誤治療
“家里人得了這個病,我們也是病急亂投醫,總想著有什么新藥、神藥能快點治好這個病。”5月13日,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門口,一位正翻看“基英肽”廣告的患者家屬對記者說。同時他告訴記者,其實他也并不完全相信這些宣傳,可哪怕是最渺茫的一點希望,他也不愿意放棄。
然而,正是這樣的一點希望,在虛假廣告的夸大宣傳下,往往被迅速放大……最終導致患者上當受騙,甚至貽誤治療。
據了解,截至目前,已經有多地消費者反映,上了“基英肽”虛假廣告的當。江西省一名腫瘤患者曾通過網絡投訴,他因相信廣告宣傳大量服用基因肽,浪費錢財不說,還延誤了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而據青島媒體報道,青島市民李小姐在報紙上看到“基英肽”的藥品廣告后,花費6300元買了5盒藥為奶奶治病,但是一個療程過去之后,奶奶的病不見任何好轉。于是李小姐打電話咨詢,銷售方答復說,腫瘤這種病治療效果比較慢,建議患者繼續服用,于是李小姐的父親又買了一個療程的“基英肽”,但是在服用至第8盒的時候,奶奶的病情加重,不得不住進了醫院……
虛假宣傳手段“高超”
業內人士表示,抗癌藥是不允許做廣告的,而虛假廣告欺騙患者的招數往往有以下幾種,患者和家屬需提高警惕。
一是假冒媒體名義,以報紙或雜志的形式做宣傳。如所謂的《新藥特刊》為了宣傳“金刺參”這一產品,不僅在報頭印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的字樣,還印有國內統一內刊號“CN:11—1017”。然而經記者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查詢,結果顯示該報根本不存在,刊號系假冒盜用。
二是“拉虎皮扯大旗”,借用知名機構或知名專家的名義宣傳藥品。如所謂的《健康導報》在宣傳產品“艾康寶”時,就搬出了“美國國立抗癌研究所”。更離譜的是,所謂的《新藥特刊》的宣傳文章中聲稱“金刺參”已獲得了“聯合國醫藥委員會”評選的“和諧獎”,但經記者查實,聯合國的機構中根本沒有“聯合國醫藥委員會”,至于所謂的“和諧獎”更是子虛烏有。
三是極度夸大藥品功效。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的資料顯示,所謂的“金刺參”,其成分不過是刺梨果(鮮)、苦參和金蕎麥三種,功能主治為解毒散結,和胃生津,用于癌癥放、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頭昏、失眠,惡心嘔吐等癥的輔助治療。但在《新藥特刊》的宣傳文章中,該產品的功效卻被夸大為“殺滅癌細胞,阻止癌細胞生長或增殖,控制癌細胞的轉移與復發,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并號稱該產品適用于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白血病等16種癌癥。
四是多用“真人真事、現身說法”的形式宣傳。記者收集到的十余份違法藥品廣告,無一例外地用大量篇幅刊登了患者被治愈的案例,上面不僅有患者的照片、姓名、住址,甚至還有聯系電話。
此外,該業內人士表示,這些虛假廣告的另一個明顯特點是往往會出現“世界首創”、“唯一”、“根治”等字眼。患者一旦發現藥品的宣傳廣告中出現類似字眼,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應助患者自我保護
實際上,“基英肽”和“金刺參”的違法廣告在全國各地已多次被查處。
據了解,自2007年10月開始,“基英肽”的違法宣傳廣告就已經陸續被河北、湖北、安徽、天津等全國多個省市的藥監部門查處過。2009年4月27日,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撤銷了其廣告批文。同樣,“金刺參”的違法廣告也在上海、山東、河南、江蘇等多地被藥監部門和工商部門查處過。
但今天,這兩種產品的違法廣告卻仍然活躍在一些醫院周邊。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門前的一個商販告訴記者,他常常能看到有一二十人在附近散發類似的廣告,而他們“主攻”的對象群體則多是農村來看病的婦女和老人。
“這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方面,目前單靠政府相關部門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扼殺虛假廣告;另一方面,虛假廣告能夠存在,還緣于患者和藥品生產銷售單位的信息不對稱,尤其是農村患者缺乏相關醫藥知識,不具備識別虛假廣告的自我保護能力。”上述業內人士說。
因此,他表示,要讓虛假廣告無立足之地,除對其進行嚴厲打擊外,醫院、媒體、政府部門三者還應積極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學會自我保護。如在醫院張貼告示,教育患者識別虛假廣告,避免上當;對于多次被查處的產品和單位,及時公布其黑名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