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5/20 0:00:00 來源:
未知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日前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治指南(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版指南”)。此次發布的新版指南遵循科學性、實用性和先進性三原則,對2006年出版的《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臨床診療指南》進行了更加詳細、嚴謹、科學的修訂。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徐苓教授,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南京市代謝性骨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林華教授在發布會上對此指南進行了詳細介紹,并重點闡述了指南的三大亮點。
亮點一:
增加風險評估,早發現高危患者
骨質疏松癥及骨質疏松骨折是嚴重影響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徐苓說:“盡管骨質疏松癥不會致死,但它會讓患者痛苦地活著。”據了解,女性一生發生骨質疏松骨折的危險性(40%)要高于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總和;男性一生發生骨質疏松骨折的危險(13%)高于前列腺癌。
目前西方國家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在下降,而我國卻在增加,徐苓認為這可能是由于西方國家對此病的關注度比我國要高,預防工作做得比較早。她說,“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常見卻十分隱蔽的疾病,我國很多患者對于‘靜悄悄的’骨質疏松癥防治意識淡薄,常常發生了脆性骨折后才如夢方醒,而防治骨質疏松癥的根本目標就是預防骨折。新版指南的一大特點就是強調通過‘骨質疏松風險評估’發現那些沒有骨折卻存在骨折高風險的目標人群。從醫生坐等患者發生骨折來求醫,轉變為提前發現具備骨折高風險的非骨折患者,及早診斷,及時治療,以避免骨折的發生。從‘下醫治已病’進步到‘上醫治未病’。這一進步是醫學發展和醫療水平提高的重要體現。”
林華介紹說:“‘骨質疏松風險評估’不僅可以有效避免骨質疏松骨折給患者帶來的病痛,還可以節省非常可觀的醫療保障資源;通過科學有效的‘骨質疏松風險評估’,只需費時1分鐘,就能篩選出高危人群,從而提高骨質疏松癥患者的就診率,減少骨質疏松骨折的發生率,這兩個數量的趨勢變化不僅反映了眾多骨質疏松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更體現了患者個人醫療負擔的減輕及社會醫療保障資源的合理利用。”
亮點二:
增加鑒別診斷,診斷更加完整
徐苓表示,一名良好的醫生,要有完整的診斷理念。比如對貧血,僅能診斷出貧血并不能反映醫生的能力,很多患者都能知道自己是否貧血,真正高明的醫生應該知道患者為什么貧血,知道原因之后才能知道如何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診治同樣如此。
骨質疏松癥的定義是骨量低下、骨結
構破壞、骨脆性增加,最后導致骨折的發生。只要患者發生了脆性骨折就可以診斷為骨質疏松癥;對于那些沒有發生脆性骨折的人可以通過骨密度測定,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原來的指南就僅僅說到這里為止,徐苓提出,假如患者發生了脆性骨折,診斷為骨質疏松癥,是不是就可以開始按照骨質疏松癥來治療呢?很多人認為可以,但實際臨床上并沒有那么簡單。有些患者即使符合骨質疏松癥的診斷仍然不能開始治療,因為不知道他為什么發生了骨質疏松癥。徐苓說,診斷骨質疏松癥很容易,但如果不能排除患者是因為別的疾病導致的骨質疏松癥,那就不好治療。如果是腫瘤或者其他代謝病引起的,不治療原發病,骨質疏松癥就沒有辦法治療。因此新版指南強調骨質疏松癥的診斷不能僅僅對號入座,特意加入了鑒別診斷。“只有加上鑒別診斷的內容,才能正確地給患者完整的診斷和治療。這也是為了幫助醫生避免誤診和漏診。”
據徐苓介紹,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由于衰老和不明原因所致的骨質疏松;如果因為其他疾病或藥物所致的骨質疏松癥,則稱為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目前沒有統計數據表明兩者誰的發病率更高,大概比例是60%40%。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如果把繼發的原因解決了,就可以按原發性骨質疏松癥來處理。
亮點三:
增加新藥物,反映治療新進展
據徐苓介紹,在骨質疏松癥的治療進展方面,新版指南增加了很多新藥、新措施、新選擇,給醫生們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她說,近年來出現了很多治療骨質疏松癥的新藥和新的治療方法,這在新指南中都得到了體現。雙膦酸鹽是目前治療骨質疏松癥最好、也是用得最多的藥物,從每天1次、每周1次到每月1次,現在有每年1次的藥物,所以患者依從性較好,很少發生漏用。原來的指南中雙膦酸鹽只有阿侖膦酸一種,醫生選擇的范圍較小,新版指南增加了唑來膦酸、利塞膦酸和伊本膦酸等。此外,還增加了甲狀旁腺激素、鍶鹽、維生素K等藥物。更重要的是,新版指南對各種藥物比原來描述得更為全面,同時又盡量簡單、明了、實用,讓醫生一看就知道這個藥應該怎么用,應該注意什么;并更加強調了藥物的安全性,每一種藥物都介紹了藥物安全性方面的內容,比如國際上對這些藥物安全性怎么看,怎么對待,這在新版指南中都一一進行了描述,從而能夠解除臨床醫生的很多困惑。另外對藥物常用的方法,比如聯合用藥、療效監測等都進行了介紹。除了藥物之外,新版指南還增加了康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使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更加全面。
林華強調:“骨質疏松癥是慢性疾病,想‘快刀斬亂麻’治療骨質疏松癥,‘一蹴而就’避免骨折發生,是不現實的。因此,必須最大限度地保證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使其能積極、有效地堅持治療,保證防治的最終目的——‘預防骨折發生’得以實現。”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