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5/24 0:00:00 來源:
未知
【人大代表聲音】
“醫院用人制度與深圳發展極端不匹配”
“十年前,有人說深圳有一流的優秀個體,但是沒有一流的團隊。我覺得現在問題同樣存在。高校也好、醫院也好,博士是一堆,估計很多醫院都是幾百個,怎么整合成有戰斗力的團隊?其實有的市民愿意到廣州看病,廣州有的醫院博士還沒深圳多?!笔腥舜蟠韯⒎f認為醫改應注重統籌好醫療團隊。
另一市人大代表則直言,多年來,深圳人事制度改革在醫院里沒有特殊成效?!搬t院用人制度和醫院運行狀況已跟深圳市發展極端不匹配,應引進一個更好制度,如企業化管理制度,宏觀彈性用人管理制度等。”
“我認為‘管辦分開’對醫療改革意義重大。(衛生部門)作為一個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實施監督、立法、評估、考核和淘汰機制。但醫院則可用企業模式去做?,F在臨時工、雇員在醫院占了較大比例,遠遠不能滿足醫療配置,很多優秀骨干干了七八年都沒有落戶。所以,這個權力應該放到醫院去,由醫院管理委員會來統籌。”市人大代表黃文輝也認為,只要要求公立醫院把公共衛生當成一項指標、任務或考核事項,醫院也可借鑒企業的管理模式。
“應建‘兩班制’緩解就醫難”
“一大一小”是目前深圳正在實施的醫療發展戰略,即在城市組團配置大醫院,在社區布局社康中心。這一思路受到人大代表支持,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市人大代表劉穎認為,“一大一小”中,“小”要做強才能引導市民愿意到社康醫院看病,“其實西方國家看病就是分級走,所以才不會出現目前像深圳所有市級醫院那樣的人滿為患”。
“大”則要做優和特?!吧钲诘拇_高校支撐比較小,要成立比較強的醫療隊伍。年底將試營業的濱海醫院說要做國內一流、國際知名,但其實這個過程是非常長的?!?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科教文衛工委委員楊勤也說,全市現在有607個社康中心,大醫院在各區域也有分布,有利于醫療事業發展。但是社康中心仍難以承擔大醫院職能,導致大醫院依舊人滿為患,如北大醫院、人民醫院緊張狀況顯而易見,市民對此意見非常大。
他認為,要解決這個矛盾,應在繼續建大醫院和完善社康中心的同時,適當增加編制和投入,并延長門診時間?!鞍滋煺iT診,晚上6點到12點開設另一班門診,一班變兩班?!睏钋谡f,這一是符合深圳人作息習慣;二是白天上班族都沒時間看病,兩班制即可解決此問題。“我們建一個醫院投入大、周期長,這樣來解決,設備不用買、房子不用建,只是增加點人,就可以緩解了包括看病難、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問題?!?
【市衛人委回應】
醫院有望自主開展人員招聘
市衛人委表示,深圳醫改在醫院管理體制上,將實施新、老三級醫院集團化管理模式,并利用老醫院成熟的管理團隊、管理制度和成規模的技術力量帶動新建醫院快速發展。同時,取消醫院行政級別,實行去行政化管理。在人事編制上,醫院也將不設最高行政管理崗位等級。
“醫改后,醫院有望在核定的授薪人員員額范圍內實施崗位設置管理制度,自主確定崗位設置方案,并在這一范圍內自主開展人員招聘。實施全員聘用制,并競爭上崗,以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該委在闡述思路中如是解釋。
而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帶來工資福利制度的變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將建立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薪酬標準,實行在編人員與臨聘人員同工同酬,并建立重點學科特聘崗位制度,“采用協議薪酬的方式確定杰出人才和領軍人才待遇,一流人才拿一流工資”。
“深圳有一流的優秀個體,但或許沒有一流的團隊。”上周深圳市衛人委首次公開透露了醫改思路,引起不少人大代表的熱議,并針對看病難、醫院人力管理、社康中心等問題提出建議。市衛人委則透露,深圳醫改擬建立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薪酬標準,實施全員聘用和競爭上崗,讓一流人才拿一流工資,以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診療服務價格擬實施分級收費
此次記者還從市衛人委獲悉,醫改后,醫院的服務價格機制也將出現變動:一是或將實施分級收費?!疤岣唧w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療服務項目價格。根據醫療機構等級、醫師級別、整體護理等級等因素,制定不同收費政策?!倍菃尾》N付費,并將醫院掛號費、診查費、注射費以及藥事服務成本合并為一般診療費,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此外,對本地公共財政給養對象以外的人員和有能力自愿自費者提供的基本診療服務,將按醫院全成本核算體系測算收費價格,按服務成本收取費用,即差別收費。
而醫療保障上,則完善跨區域的醫保異地結算制度(包括社會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便于公民外地就醫結算;建立自費比例控制制度,解決醫院就醫人群中“自費比例”過高的問題。
力爭五年內讓每個家庭都有家庭醫生
針對市人大代表提出的社康中心等問題,市衛人委表示,今后一方面將強化區級政府舉辦社康中心的職能,保障政府投入的資金、人員編制、設備資源到位,制定社康中心資源配置標準和《全市全科醫學服務標準》,加大全科醫師培訓力度。
另一方面,將完善分級診療、分片轉診、社區首診模式,將普通門診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并通過“雙向轉診”、預約診療等制度,為基層首診的病人提供轉診綠色通道。以社康中心為管理平臺,爭取通過五年的努力,讓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醫生。
與此同時,深圳還將學習借鑒香港公立醫院聯網運營的經驗,以城市功能組團為基本單位,推動組團內的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聯網運行,擬建立十五個區域聯網和三個專業聯網,實現差別化服務,醫生多點執業等資源共享。
不過,市衛人委透露,今后將嚴格控制公立醫院的發展規模,新增醫療機構優先考慮社會資本舉辦,并支持其發展三級醫院。“除了在衛生行政部門增設民營醫療機構管理處外,還將出臺管理辦法,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據了解,到2015年,深圳民營醫院床位擬達到12500張,執業醫生達到11330名,床位數、執業醫生數和市場份額均達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