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1 0:00:00 來源:
未知
新聞背景 自2009年以來,中藥材價格持續上漲,2010年全國中藥材市場中84%的品種價格上漲,平均漲幅109%。而今年3月以來,中藥材漲價又進入新一輪高峰。與漲價相伴的,是中藥材質量安全風險的增大。為此,今年5月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進一步做好中藥材質量監管工作,強化中藥制劑及中藥飲片生產的監督檢查,加強中藥材及中藥飲片的質量檢驗。
主 持 人 本報記者 陳冠如
本期話題 中藥材質量監管
本期嘉賓 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安全監察專員 吳腮忠
安徽省淮南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 高繼康
福建省壽寧縣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 吳敏聲
核心觀點 做好質量追溯 推廣規范種植 強化市場監管
中藥材漲價給監管帶來壓力
高繼康:中藥材漲價可能會使制假、售假者增多,而且手段不斷翻新,另一方面,有的企業可能會不按照國家藥品標準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炮制規范炮制中藥材。同時,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一些醫療機構和藥品經營企業會從非法渠道購進中藥材和飲片。 建立中藥材監管長效機制打造中藥材市場良好環境
主持人:5月30日,本報刊發了記者采寫的《中藥材價格為何高燒不退》一文。那么,中藥材漲價帶來的隱憂又有哪些?中藥材及中藥飲片質量監管又存在哪些難點和問題?
吳腮忠:中藥材具有農副產品生產流通的一般特性,同時又具有藥品質量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中藥材的種植、養殖、采集分散在千家萬戶,品種繁雜、規模不一、數量不等,這種自發的、零散的生產方式,以及農副產品集貿市場的交易方式,決定了中藥材質量監管的難度很大。中藥材價格暴漲導致中成藥生產成本增加,但是中成藥的價格卻是國家管制的,不能隨意提高,這樣,一些企業只要開工生產就會虧損,因此很可能導致部分中成藥市場供應出現短缺。而極個別企業為填補市場短缺,不惜采取偷工減料的手段,這就給監管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吳敏聲:目前中藥材漲價帶來的隱憂主要體現在部分經營者可能會受利益驅使,在中藥材中摻雜摻假。比如,有的人把劣質藥材水洗、熏硫后以次充好,有的人為了增加重量而在“蟬衣”中拌土、在“僵蠶”中添加石灰、在“炮甲”中加面粉。今年5月初,我們在一家藥店檢查時發現,10克穿山甲剝除非藥用部分后僅剩2克多。5月份,壽寧縣局僅在城關地區就發現了7家藥店存在中藥材摻雜現象,對于情節輕微的5家,我們當場監督其銷毀,較為嚴重的2家則進行了立案查處。
高繼康:中藥材漲價可能會使制假、售假者增多,而且手段不斷翻新,另一方面,有的企業可能會不按照國家藥品標準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炮制規范炮制中藥材。同時,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一些醫療機構和藥品經營企業會從非法渠道購進中藥材和飲片。 建立中藥材監管長效機制
主持人:圍繞中藥材及飲片質量監管,各位所在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做了哪些工作?
吳敏聲:壽寧縣局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將部分價格較高、易發生質量問題的中藥材及飲片列為監督性抽驗的重點,以加大抽驗頻率,提高抽檢的針對性和靶向性。二是我們閩浙邊界相鄰的7個縣(市)建立了監管聯動機制,重點打擊跨區域制售假劣中藥材及飲片的案件。
高繼康:淮南市局強化了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質量追溯,要求醫療機構和藥品經營企業必須從合法企業購進中藥材和飲片,并索取相應的證明和票據等材料,有效防止了偽劣中藥材和飲片流入合法渠道。近年來,淮南市局連續開展了多次中藥材及飲片專項整治行動,在整治行動中聘請了老藥工,并邀請藥品檢驗人員參加,先后查處了26家經營使用偽劣中藥飲片的藥店和醫院。淮南市局每年都會組織監管人員和檢驗人員到中藥原產地和中藥材專業市場實地學習,提高對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鑒別能力。在我們的努力下,淮南市中藥材及中藥飲片的監督抽驗合格率明顯上升,2010年度整體合格率比2006年提升了近20個百分點。
吳腮忠:江西有豐富的中藥材資源,江西“樟幫”、“建昌幫”的中藥飲片久負盛名。對大宗的地產中藥材,江西建立了一批符合GAP要求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對保證中藥材質量起到了示范作用。為維護地產藥材的聲譽,保證中藥飲片的質量,江西省采取了一系列規范化的措施。比如,2003年制定實施了《江西省中藥飲片管理規定》,對中藥飲片的生產實施生產許可證制度。此外,我們對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全面實施了GMP認證,2008年我們又頒布實施了《江西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對中藥材質量進行了有效控制。
打造中藥材市場良好環境
主持人:如何進一步保證中藥材以及中藥飲片的質量,各位有什么建議?
高繼康:一是對地道藥材實行規模化種植,二是對中藥材實行身份管理。中藥材采收后須初加工后才能進入市場,必須給飲片生產企業提供準確的產地、日期和相關的檢測依據等方面的資料。
吳敏聲:監管部門要對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實行駐廠監督制度,從有效成分、指標成分的含量測定,以及浸出物、雜質檢查等關鍵環節對中藥飲片質量進行管理;要以打擊地下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批發窩點為重點,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活動,促進中藥材和飲片規范經營;嚴格行政許可,杜絕部分采取欺騙手段騙取行政許可證、用于囤積居奇的行為。
吳腮忠:藥品質量問題不是孤立的,價格與質量有著內在的聯系。中藥材市場價格波動很大,中藥生產企業完全依賴市場調節的風險很大。對于大宗中藥材,中藥生產企業要建立符合GAP要求的種植基地,也可以采取“公司+基地”的中藥材訂單供應的方式滿足自身的需要。要鼓勵和支持生產企業采取聯營、合作等各種方式建立規范化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有關部門要對中藥材的種植進行合理規劃,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強化中藥材價格監管力度,規范定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