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正處于弱勢震蕩格局中,中藥作為防御型較強、抗周期的板塊有望成為避險資金的選擇,而中藥價格受干旱等因素影響出現持續上漲,也激發了該板塊的投資熱情。個股方面,《紅周刊—機構內參》建議重點關注康美藥業、東阿阿膠、云南白藥、天士力、康緣藥業、華潤三九、紅日藥業等。干旱推動又一輪中藥漲價潮
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與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年份,全國耕地受旱面積在1億畝左右,其中作物受旱面積超過3000萬畝,主要分布在湖北、甘肅、江西、湖南等省。
中國成都中藥材價格指數上周為128.37,周漲幅為4.44%,再創近年來新高。以該指數的基期算起,至今中藥材指數上漲約16.2%,而監測期內最低值與最高值間相差幅度達到38.7%.多種因素推動了中藥材價格的上漲,首先自2000年以來國內中藥材種植面積呈現大幅減少的局面,全國大部分地區自然災害頻繁,尤其是西南旱災,使得中藥材產量逐年減少,供求縮緊是中藥材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其次,中藥材種植和收割的人工成本以及運輸成本均逐年提高,直接導致了中藥材貿易成本上升。此外,人們對中藥需求的增長以及部分游資炒作現象也助推了中藥材價格上漲。
由于中成藥零售價屬政府定價范圍,企業不能自行調整,因此中藥材雖價格普漲,但以中藥材為原料的中成藥漲幅并不顯著,中藥材價格上漲給產業鏈下游增加的生產成本只能靠企業內部消化。在中藥材價格上漲的趨勢下,中藥產業鏈上游企業或將顯著受益。中藥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中藥材種植和貿易、中藥飲片或中藥配方顆粒。其次,產品多元化,對稀缺中藥材資源依賴性小的企業在此輪中藥材漲價中影響較小。此外,產業鏈完善,掌握上下游資源的中藥企業也可能有較好表現。
中藥行業盈利保持快速增長
中藥行業包括中藥飲片及中成藥,中藥飲片收入利潤增長速度快于中成藥行業。2011年1-3月中藥飲片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為170.88億元、13.68億元。2011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的增速分別為47.52%、55.99%,毛利率19.92%.毛利率維持比較穩定的狀況,近幾年中藥材的漲價迅猛,黨參、黃芪、麥冬這些常用的中藥漲幅從2010年5月至今已經漲價超過了100%.中藥材的漲價對中藥飲片的毛利率影響不大,對中成藥企業毛利率構成了很大的壓力。
中成藥2011年4月產量為21.06萬噸,同比增長25.72%.中成藥產量從2007年以來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從2007年1月的7.45萬噸增長到2011年4月的21.06萬噸,與經濟周期關系不大。中藥的確切療效以及相對比較小的副作用使得中藥的使用者越來越多,而且隨著高新科技在中藥領域的不斷應用,中藥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新產品新劑型的不斷出現,以及基本藥物制度和新醫改的推進將促進中藥的持續快速發展。
2011年一季度,中成藥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646.9億元,同比上漲32.71%.利潤總額66.55億元,同比增長37.06%.2011年2月的毛利率為33.37%,較2010年1-11月的毛利率34.23%有所下降,較2010年1-8月的32.67%有所上升。
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中藥材的價格上漲。
發展空間巨大長期價值優良
中藥產業作為我國民族特色醫藥行業,隨著消費者對中醫中藥認可度的不斷提高、中藥生產工藝及研制的進步以及國家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正處于快速發展中,年總產值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遠高于世界醫藥產業4%-7%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20年我國中藥產業的工業總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
從中長期看來,我國中藥產業在醫改擴容、消費升級、人口增長和老齡化、出口回暖等因素以及生物醫藥“十二五”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成長性良好,長期業績的持續穩定增長將逐步消化板塊估值壓力,此外,行業內兼并重組在政策支持下也將為中藥行業帶來新生動力,長期發展空間值得期待。
中藥板塊投資機會
中藥飲片行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增速較快,中藥材漲價對中藥飲片制造業毛利率影響不大。建議關注中藥材漲價的直接受益者,擁有國內最大中藥材貿易市場的中藥飲片龍頭企業康美藥業,公司打造中藥上下游產業鏈一體化,中藥飲片的制造和貿易是公司的特色,公司營業收入從2008年至今的單季度保持上市趨勢,特別是2010以來營業收入快速上升。
中成藥行業受中藥材價格上漲的影響比較大,毛利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品牌以及技術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受影響較小,而品牌以及技術優勢不明顯的公司毛利率影響較大,長期來看有GAP(良好農業規范)基地的上市公司將保持較強的競爭力。品牌中藥公司中可以關注品牌優勢明顯、產品有提價能力的公司如東阿阿膠、云南白藥,中藥現代化公司中可以關注技術研發實力突出,不斷有新產品上市、毛利率穩定或保持上升的公司如天士力、康緣藥業,還可以關注大集團背景下有資產整合預期、自身生產經營穩定增長的公司如華潤三九,以及中藥配方顆粒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如紅日藥業。預計隨著中藥材交易管理的日趨完善以及國家對通脹的治理控制,中藥材不會延續前期的大漲格局,從較長時間看中藥企業的成本將得到改善。
醫藥行業:高增長低估值是首選
創新是我國醫藥行業未來發展的核心主題:十二五政府將投入60億美元扶持藥企創新,恒瑞醫藥首個創新藥艾瑞昔布獲準上市,標志著我國藥企跨入創新藥時代。
國產中端抗生素銷量可能受到致命打擊,大輸液所受影響低于2%:抗菌藥物臨床管理可能致抗生素用量大幅下降,低端抗生素不會帶來耐藥性風險,高端抗生素主要用于重癥患者,影響不大,而中端抗生素所受影響較大,特別是國產中端抗生素因為療效低于合資藥面臨出局(頭孢三、四代),門診口服抗生素則因為處方量下降至15%,可能受到致命打擊。大輸液僅10%作為抗生素介質,即使抗生素用量下降20%,考慮其中口服藥比重較大,影響應該低于2%.
2008年金融危機全市場最低PE14倍,醫藥板塊20倍;2005年全市場最低PE12倍,醫藥板塊22倍;目前全市場預測PE14倍,醫藥板塊26倍,預示著板塊估值正在逐步靠近2008年金融危機和2005年時的估值底部區域。
而基本面方面,優質公司增速從過去的20-30%提高至30-50%,估值20-30倍,已無下行空間。
為避免中藥材價格暴漲暴跌,政府正探索建立中藥材戰略儲備,利好康美藥業;蜀中制藥造假加快基藥部分品種統一定價,利好獨家品種企業和大輸液。歷史表明如果經濟滯漲,醫藥股表現名列前茅,買點已到,年內絕對收益空間不應該低于20%,相當于年末30倍也即2012年23倍,高增長低估值品種是首選。
短期組合:科倫藥業、康美藥業、仁和藥業高增長低估值,未來兩年凈利潤復合增速40-50%,2011年預測市盈率低于25倍;魚躍醫療和海正藥業,最大程度受益快速增長的行業,2011年預測市盈率30-35倍,未來兩年企業盈利增速超過50%.
長期看好的戰略性品種:恒瑞醫藥、云南白藥、東阿阿膠、天士力和人福醫藥都可以長期配置。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