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9 0:00:00 來源:
未知
用“金手銬”比喻股權激勵似乎再恰當不過,作為公司結構治理中的長期激勵機制,股權激勵一直被上市公司用于凝聚核心業務骨干,使高管與公司整體目標更一致,從而更加盡心盡力地為公司服務。醫藥作為新興產業,高度依賴于人才驅動,已經成為股權激勵的主要行業之一。
今年以來,股市行情低迷,但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熱情卻十分高漲,出現了扎堆推出股權激勵方案的景象,今年前5個月的公告數量已超過去年全年,達到85次。相比較之下,醫藥板塊對于推出股權激勵方案則顯得相當冷靜。
不少醫藥行業分析師認為,目前醫藥板塊相關上市公司推出股權激勵方案較為合理,其目的在于抓牢團隊高管,有助于公司長遠發展,因而看好推出股權激勵方案的相關醫藥個股,并樂意給予更高的推薦等級。
激勵主角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實施已5年有余,如今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已是風起云涌。根據Wind的數據,截至2011年5月27日,中國滬、深A股已有257家上市公司公告了299次管理層股權激勵預案,其中78次己經停止實施,126次正在實施中,8次已經通過股東大會決議,另有87家公司的股權激勵方案處于董事會預案階段。
而今年前5個月,我國A股市場的股權激勵更形成了風潮,股權激勵方案公告數量達到85次,超過去年全年。招商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目前A股市場的股權激勵不僅數量有了飛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實施速度也有很大提高,從草案公告到股東大會通過的時間大為縮短,且股權激勵的行業集中特征明顯。
醫藥行業是股權激勵的重點行業之一,5年多來共有19家醫藥類公司公告21次股權激勵方案,占A股全部股權激勵方案的7%,在所有行業中排名第五位。目前已有雙鷺藥業、海南海藥、華神集團、華海藥業、海翔藥業、恒瑞醫藥等11家公司開始實施股權激勵計劃。
從股權激勵的方式看,主要是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兩種。據招商證券統計,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中大約75%采取了股票期權激勵,20%采取了限制性股票激勵,剩下的上市公司則選擇了其它激勵方式(主要是股票增值權)。
今年以來,股市行情持續低迷,不少上市公司紛紛選擇在這一時點推出股權激勵方案。但醫藥上市公司則顯得相當冷靜,僅人福醫藥等少數上市公司推出股權激勵方案,一些醫藥上市公司還在醞釀推出股權激勵方案。
不少醫藥行業分析師認為,醫藥企業天生就具備適于股權激勵的特性,從行業橫向比較看,一直以來醫藥板塊都相對積極,雖未出現大盤近半年的扎堆現象,但目前推出股權激勵方案的速度正常。“醫藥企業對于高端人才有強大的需求,相關上市公司通過股權激勵這種長期激勵機制,方能更有效地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湘財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陳國棟分析指出。
利弊考量
股權激勵其實是個利弊雙生的機制。若恰當應用,股權激勵可使高管的薪酬與公司長期利益聯系起來,有利于激發經營者努力工作,從而推動公司預期目標的實現。若激勵機制設計不當,股權激勵就會成為經營者謀取私利的工具。
當前A股市場股權激勵方案頻頻出現,擔憂的論調已經出現。有觀點認為,上市公司熱衷推行股權激勵,是考慮眼下股市行情不好,有利于做低行權價,方便日后行權。還有專家指出,股權激勵現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變成福利性制度安排,國內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對象動輒上百人。
正是因為如此,愛爾眼科激勵對象近200人的股權激勵方案相當吸引眼球。其通過的股權激勵修訂案中,擬授予5位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期權272.08萬份,占本次期權計劃總數的30.23%;擬授予193位核心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人員及董事會認為需要進行激勵的相關人員期權627.92份,占本次期權計劃總數的69.77%。
不少醫藥行業分析師認為,在目前所有醫藥上市公司中,愛爾眼科的股權激勵方案激勵人數最多,但這是合理的。上海一位資深醫藥行業分析師認為,愛爾眼科作為醫療服務上市公司,最依賴的就是大量人才,出臺的這種“面廣量小”的激勵方案,較好地平衡了二級市場投資者和激勵對象的利益。
陳國棟進一步指出,股權激勵大多數屬于利好,一些公司的高管可能已有股份,其股權激勵方案便可能傾向給中層管理、營銷、研發人員等,這樣激勵的人數就會很多,并非股權激勵的人數多就一定不合理。目前醫藥上市公司推出的股權激勵方案,目的在于激勵高管,有助于公司長遠發展。
招商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股權激勵對股價和公司價值均能產生正面效應。與此同時,招商證券還特意推出股權激勵投資組合:雙鷺藥業、華海藥業、愛爾眼科、人福醫藥,顯示其對醫藥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看好。據了解,接下來仍有一些醫藥上市公司醞釀推出股權激勵方案,一般而言,成長性高的公司,越有可能提出股權激勵計劃。
鏈接>>>
股票期權VS限制性股票
股票期權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勵對象在未來一定時間內以預定的價格(行權價)和條件(行權條件)購買一定數量本公司股票的權利(即行權)。
而限制性股票是指上市公司按照預定的條件以一定的價格(授予價格)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只有當實現預定目標(達到事先約定的業績目標或工作年限等)后,激勵對象才能將其拋售并從中獲利。
兩者的本質區別在于,股票期權是未來預期收益的權利,而限制性股票是已現實持有但歸屬受到限制的收益。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限制性股票的確定性要大于股票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