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9 0:00:00 來源:
未知
過度打磺現象只不過是讓社會民眾對中藥材質量又增加了一份失望和不信任而已。但更深層次的、關系到產業未來的問題也隨即浮出水面,即中藥材生產加工前端的技術指導標準體系的缺位。針對因不規范應用硫熏工藝而導致的藥材硫化物過量的現象,近期國家藥典委等相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藥材及飲片二氧化硫限量標準的制定工作。而在國家標準尚未正式出臺前,杭州市率先推出了中藥材二氧化硫不超過60ppm的限量標準。
相信自中藥材重金屬超標、農藥殘留曝光之后,過度打磺現象只不過是讓社會民眾對中藥材質量又增加了一份失望和不信任而已。但更深層次的、關系到產業未來的問題也隨即浮出水面,即中藥材生產加工前端的技術指導標準體系的缺位。
中藥材種植講求道地性質,但目前我國的中藥材種植普遍呈現分散種植、缺乏統一管理和統一技術指導的態勢。比如在中藥材的地間管理,何時噴灑農藥、噴多少等,藥農并沒有得到統一的技術指導;另外,在品種選育、栽培技術方面也缺少指導。因此,盲目的種植戶自然不會得知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含量將影響到藥材本身的品質,以婦女、老人、小孩為主力的中藥材種植隊伍更是沒有掌控關鍵技術的能力。在缺少前期技術指導和盲目前期種植和全程無質量監控的前提下,這樣一種無序狀態只能造成“兩傷”:一是傷害藥材的品質;二是傷害藥材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而最終,為這“兩傷”埋單的還是制藥業致力于維護的生命健康。
因此,現階段為中藥材生產和基地建設提供成熟共性技術,及時響應基地建設的良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術需求,為中藥材質量控制前移提供技術指導和人才培訓已迫在眉睫。從5月31剛剛截止申請的《2011年度中藥材生產扶持項目申報指南》的中藥材生產技術服務平臺扶持項目,也可看出其關鍵性和必要性。
事實上,加強中藥材源頭管理以及對中藥材品質要求的提高,也是源自市場的壓力。植物藥在歐美市場受追捧是有目共睹的,美國、歐盟在進口中藥產品時,已著重在通過藥用植物及制劑外經貿綠色行業標準(綠色中藥標準)的產品中進行選擇。綠色風潮漸盛,提醒我們對中藥材重金屬、農殘等標準的建立提出了新要求。而且,最近國內中藥生產企業圍繞《傳統植物藥注冊程序指令》還在積極地攻關,雖然最終能否撞開歐盟“大門”還是未知數,但在與歐盟國家的溝通中,至少是讓國內中藥生產企業認識到規范產業鏈的緊迫性。
在整個中藥產業鏈中,成藥中藥制劑生產質量控制已經基本實現,是時候對中藥材源頭加強質控了。“中藥材的質量是生產出來,并不是檢測出來的”——有專家對中藥材前端技術指導標準缺失等問題發出此感嘆,話中包含了“踏實做事,老實做人”古訓,也值得產業界奉為圭璧。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