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老字號藥店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基礎上創新發展,發揮品牌效應,拓展特色服務,增強核心競爭力。”這是《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下稱流通“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主要任務之一。
有業內人士認為,老字號藥店有望從商務部此次出臺的規劃中獲益,“十二五”期間或能得到政策方面的鼓勵與扶持。回溯商務部前些年的動作可發現,早在2006年該部即在全國實施“振興老字號工程”。2009年底,商務部接手藥品流通行業管理職能,業內人士推測其對老字號的呵護會在藥品流通領域有所表現,自是順理成章。
人財兩缺
傳承上百年是眾多老字號藥店自豪的共同點。然而,在當下零售藥店競爭的局勢當中,一些老字號藥店不敵新型藥店,未能趕上其發展速度。
“目前,部分老字號藥店面臨的困境,可說是由其內部機制造成的。”上海贏在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羅毅告訴記者,受理念和體制影響,不少老字號藥店的市場拓展、運營機制、營銷策略不如新型藥店靈活,“說白了就是創新意識不夠。”
武漢葉開泰的現狀印證了羅毅的說法,該藥店擁有370余年的歷史,曾被譽為民國時期中國四大中藥店之一,在武漢曾有14家門店,2002年改制后店面逐漸萎縮,目前僅余5家。武漢葉開泰藥業總經理鄧忠達對此相當無奈,他向媒體表示:“公司里有很多從國營時代過來的人,還留有國企里的惰性。不少人只想維持現狀,新的人才也難引進,導致企業又缺錢又缺人。”
記者在走訪中看到了類似鄧忠達描述的場景。在一家獲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的零售藥店門店,數名店員或站或坐在柜臺后,邊吃晚飯邊閑聊,待話題告一段落,才不緊不忙地招呼進門的顧客。該藥店負責人無奈地向記者表示,由于體制的原因,招聘進來的店員沒有重大錯誤基本不會被解雇,致使部分人存在惰性,“不過我們正在通過培訓、調整規范等措施,進行改進。”
除了員工惰性以外,退休職工也讓不少老字號藥店經營者頭疼。在計劃經濟年代,大多數老字號轉化成國有企業,經過多年發展,遺留下較多退休人員,歷史包袱比較重。廣州采芝林藥業連鎖藥店經理麥嘉文就向記者透露,目前采芝林的經營成本比較高,“我們現在有800多名退休職工,這意味著,每個月我們都要為他們承擔近20萬元的醫保費用。”
擦亮中藥金招牌
當然,歷經上百年的老字號藥店也有著相當顯著的優勢,那就是——誠信。老字號形成的本身就是消費者長期以來對其產品、服務質量和信譽信任的積累,老字號品牌擁有較大的無形資產。
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在全國中華老字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老字號之所以歷久不衰,關鍵在于其始終秉持“誠信為本、公道守規、貨真價實、服務優質”的商業道德和經營理念。“無論是在生產、銷售等環節,還是在經營和服務層面,都堅持以誠實守信和滿足顧客需要為宗旨。”
“經過多年積累,老字號藥店的內部管控體系比較成熟,也給民眾留下‘專業’的固有印象,這都是老字號藥店在競爭中具有的優勢。”羅毅認為,在未來的發展中,專業化道路是老字號藥店的發展方向。“以藥品,尤其是中藥為主的商品定位,還有高素質的員工專業隊伍,都是支撐老字號藥店持續發展的動力。”
商務部方面也強調老字號的發展應當“傳承文化精髓,追求創新發展”。姜增偉強調,老字號的傳承,就是要傳承其精湛的技藝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傳承其“戒欺”、“真不二價”、“顧客乃養命之源”等經營祖訓和誠信理念,傳承其古色古香、中國元素的店面設計、服飾道具和建筑風格,傳承其民族資本屬性和民族品牌特色等。“老字號經營場所、形象設計可以變,但其中包含的濃重的中國元素不能變。”
為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從老字號藥店自身發展需求角度出發,還是從商務部表露的態度看,發揮中藥特色無疑是老字號藥店發展的必由之路。
政策比經費重要
流通“十二五”規劃對老字號藥店的扶持態度,讓不少藥店經營者產生了更大的期望。
“整個行業的規劃對具體藥店的經營影響并不很大,更大的意義在于指明方向。”比起大方向的利好,重慶桐君閣大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桂林更希望看到地方的具體鼓勵措施。創建于清光緒34年的重慶桐君閣,迄今亦有近100年的歷史,然而從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年度報告來看,重慶桐君閣大藥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去年的經營狀況不甚理想,業績從2009年的盈利轉為虧損609.65萬元。
“期望相關部門能繼續加強對老字號藥店的扶持力度,例如增加更多的專項資金。”一位不愿署名的藥店經營者表示。記者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目前部分地市有設立專項資助老字號藥店的資金,包括門店改造、新網點開發等都可獲得經費。而不少地方的商務主管部門也在落實老字號商業網點的保護工作,老字號原址保護等相關政策正逐一落實。
然而,也有研究者指出,經費支持未必能保證老字號藥店的持續、健康發展,“給政策比給經費重要”。該研究者指的政策,主要是指對藥店中醫坐堂的正名。目前,上海已經在展開相關的嘗試,該市新出臺的醫改方案就明確“繼續開展民辦醫療機構、零售藥店醫保定點工作,將傳統藥店內中醫坐堂門診部納入醫保聯網結算,方便參保人員就醫配藥”。陳桂林認為,假若“中醫坐堂門診部納入醫保聯網”的做法能在全國進一步推廣,對老字號藥店而言將是一大利好。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