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11 0:00:00 來源:
未知
臨床思維對于醫師正確處理患者疾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正確的臨床思維的建立和實施過程又是非常復雜的。臨床醫師的臨床思維培養理論相對成熟,其中有很多觀點和方法值得臨床藥師借鑒。有關臨床醫師的臨床思維研究已有大量文獻報道。檢索CHKD數據庫1994~2011年文獻,與醫師臨床思維培養緊密相關的就有上百篇,歸納起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掌握相關的基本理論知識
鄭宇等認為,醫師的臨床思維離不開學科知識的支撐,因此,掌握必要的醫學基本理論知識是培養醫師臨床思維能力的重要前提。事實上,對于臨床治療團隊的主體——醫、護、藥三方(患者只是臨床治療的客體)而言,要達到自己的臨床服務目標,都必然離不開基礎學科知識的支撐,只是由于治療團隊中各個主體的服務側重點不同,因而必須掌握的基礎學科知識也有所不同。
臨床藥師建立正確的臨床思維,需要掌握基本的臨床醫學知識,這有助于臨床藥師理解醫師制定藥物治療方案的思路,達成不同治療團隊主體間的理解和合作;也有助于臨床藥師將藥學知識與患者疾病的藥物治療銜接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系統的、完整的藥物治療概貌。除此以外,扎實的藥學知識是臨床藥師服務臨床的立足之本。這部分知識除了要求扎實,還有2個要求:一是廣博,必須要大于臨床醫師掌握的藥物治療知識;二是前沿,包括藥理學的最新成果及藥品不良反應和用藥安全的最新信息。這樣才能在參與臨床藥物治療時,體現出臨床藥師在治療團隊中存在的意義和作用。
收集第一手臨床資料
白求恩醫科大學李春昌強調,收集第一手臨床資料(包括病史、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等)的同時,醫師的臨床思維活動就開始了,所以盡可能相對完整地收集臨床資料是實施良好臨床思維的起步工作。
而臨床藥師在參與藥物治療時,接觸到的第一手臨床資料通常是醫師已經采集并撰寫好的病歷和病程記錄,這些資料能夠比較詳盡地提供患者現病史、既往史(主要是疾病史、手術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診斷、處理措施等信息,但是,這些信息對于臨床藥師制定正確的臨床藥物治療方案是不夠的。嚴格意義上講,這些來自于臨床醫師的思考結果不能算是臨床藥師所獲得的第一手資料,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一批資料。真正的第一手資料,應當是通過臨床藥師自己詢問、采集得到的信息,包括患者的藥物過敏史、本次疾病的相關治療史和慢性疾病當前的藥物治療情況等。
醫師病歷中的藥物過敏史一般比較簡單,往往只是簡單的一句“有沒有什么藥物過敏情況”,如果患者說有,醫師會追問是什么藥物所致。但這其中忽略了很多問題,比如,患者是否明白什么情況叫做過敏,過敏癥狀怎樣,過敏程度怎樣,是否懂得如何對待過敏藥物等。對于本次疾病的藥物治療史(包括到醫院、診所,甚至自行使用的藥物情況),醫師的病歷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有時甚至簡單到使用類似“曾在院外治療,情況不詳”的語言一筆帶過。臨床藥師必須通過查房,親自詢問,獲取相關信息,因為這部分信息可以告知治療團隊患者曾用的藥物是否有效,是否發生不良反應,甚至能夠提示藥物無效或者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原因。慢性疾病的當前藥物使用情況在病歷中往往較少提示,而這部分信息有利于考察藥物治療的安全性和相互作用。因此,收集好第一手臨床資料,是臨床藥師正確運用臨床思維制定正確藥物治療方案的重要一步。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