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11 0:00:00 來源:
未知
據統計,至2015年,每年消費者在生物仿制藥上的花費將會超過20億美元,或者占到全球生物制劑總支出的1%左右。新型生物仿制藥預計將在2014年進入美國市場。歐洲市場也將引入其他生物仿制藥品。這將令生物仿制藥在2010年31.1億美元的消費基礎上加快步伐。
近日,IMS醫療健康信息學院最新研究報道顯示,至2015年,全球藥品消費將達到1.1萬億美元,這項數據反映出全球藥品消費未來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6%,較之于過去5年6.2%的增長相對緩慢。
根據《全球藥物使用:2015展望》研究,美國藥物消費的低增長水平、成熟市場專利過期的持續影響、新興醫藥市場需求的持續堅挺以及若干國家的政策導向變化等,都將成為影響未來增長的關鍵因素。
“未來藥品消費水平對成熟以及新興市場的醫療保障系統和政策制定都有著巨大的影響。”知名專家MurrayAtiken指出,“以往的消費模式對2015年預期增長水平的指向性是有限的。成熟和新興醫藥市場動態的驅動,正使患者及消費者在品牌藥品和仿制藥的消費結構上發生著快速轉變。”
全球醫改令品牌藥降價
2010年全球發布的一系列政策都將對未來5年的醫藥消費產生重大影響,其中包括:美國通過的平價醫療法案把醫療保險的覆蓋面擴大了2500萬至3000萬人;中國的藥品價格控制政策用以確保醫療普及可持續發展性;日本在創新藥物的保護政策下首次推出降價政策;西班牙和意大利對仿制藥和專利過期藥物進行降價;以及德國的新藥品強制成本效益評價。
仿制藥或將全面越升
據統計,2005年至2010年品牌產品的專利過期令消費者節省了540億美元。與此同時,至2015年,該項凈節省將逾980億美元;加上在仿制藥上220億美元的花費,2015年專利過期將為消費者節約總計1200億美元。隨著大批品牌藥的專利過期,仿制藥在一些疾病治療領域里將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以仿制藥競爭最激烈的領域為例,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療的增長則將放緩至2%~5%;血脂調節劑的支出可從2010年的370億美元下降到現今的310億美元。
不過2010年直至2015年,品牌產品在成熟市場上的銷售表現依然可基本持平,但縱觀全局,全球品牌藥物的市場份額從2005年的70%跌至了2010年的64%,且這個比例估計在2015年仍將繼續下降至53%。盡管新興市場中品牌產品增長態勢穩健,而到2015年新興市場80%的藥品消費屆時將轉移到仿制藥上。
此外,生物仿制藥發展也十分迅速。據統計,至2015年,每年消費者在生物仿制藥上的花費將會超過20億美元,或者占到全球生物制劑總支出的1%左右。新型生物仿制藥預計將在2014年進入美國市場。歐洲市場也將引入其他生物仿制藥品。這將令生物仿制藥在2010年31.1億美元的消費基礎上加快步伐。
新療法帶動新興市場
對于品牌藥生產廠家來說,開發新療法才是制勝之道。近年來,新興市場的迅猛增長也得益于新療法的出現。
最近發布的以及即將發布的新藥將以延長病患的生命或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目標,為病患提供重大的、全新的治療選擇。其中包括:多發性硬化癥口服藥物,療效更佳且用藥便利;兩項近期推出的心律不齊療法,近十年來首次擴大了該領域的治療選擇;提高了存活率的轉移性黑色素瘤的療法;個體化醫療的突破性進展:前列腺癌的第一個疫苗等。
據統計,在2015年,新藥物依然受到歡迎。已被廣泛采用的靶向治療仍然保持著5%~8%的緩慢增長;隨著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斷上升以及新的口服抗糖藥物的出現,糖尿病的開支增長約在4%~7%左右。
在接下來的五年里,新興市場在藥品上的消費預估將達到2850~3150億美元,相較于2010年的1510億美元翻番。這一結果得利于強勁的經濟增長和政府對擴大醫療途徑的扶植。據預測,到2015年,新興市場藥品消費將接近美國的水平,超越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成為第二大藥品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