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涉“磺”的妙高山野菊花
涉“磺”的餅狀干菊花
文/記者 陳毅彬 實習生 蘇秋鳴 圖/舒田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夏天,本來是干菊花最好賣的季節,然而最近有媒體爆出,江蘇射陽菊農用硫磺熏蒸法加工干菊花,致使菊花中硫含量遠遠超標。市民不禁擔心,藥店里賣的菊花是否涉“磺”,能否安心購買?
在泰和花園附近的一家鷺燕大藥房,當記者問有沒有干菊花賣時,店員便從貨架上拿出了兩種菊花,一種是胎菊,一種是貢菊,均為塑料罐封裝。“貢菊13元(30克),胎菊21.9元(60克)。”她說。
“貴了些,有沒有藥用的,餅狀的那種干菊花呢?”記者問道。然而得到的回答是“早就沒賣了”。
而在蓮花二村的一家藥店,同樣只賣胎菊和貢菊。店員稱,藥用的呈餅狀菊花有一部分是用硫磺熏過,還有些甚至是“加過料”的,所以他們今年已經不賣了。
記者追問什么是“加料”,店員才勉強解釋說,加料就是在制作菊花餅時灑上滑石粉等材料進行增重,所以同樣是1兩重,加過料的菊花,數量就要少很多,而且水分含量大。
記者問了5家藥店,只有一家藥店有售餅狀菊花,但工作人員一再表示,沒有用硫磺熏過,買回家后須放在冰箱中冷藏,否則容易變質。
“餅狀菊花有相當數量是用硫磺熏過的。”業內人士透露,菊花加工的主要工序是脫水,也就是將菊花中的水分去掉。為了節省成本,傳統的菊花制造工藝就是通過硫磺熏蒸,破壞表面蠟質,起到干燥作用。
為什么要使用硫磺熏蒸呢?廈門妙高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天然說,主要是因為餅狀菊花含水量相對較大,如果不使用硫磺熏蒸,很容易變質生蟲,而用硫磺熏過的菊花,顏色更鮮艷,保質期更久。
然而,從2005年起中華藥典已不再允許使用硫磺熏蒸法,原因是硫磺熏蒸后的菊花藥味會變酸,造成主要成分損失而影響臨床療效,同時殘存二氧化硫,造成毒性疊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