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27 0:00:00 來源:
未知
科技部副部長王志剛26日在此間表示,“十二五”時期,中國將采取五項措施推動生物技術的研究和產業化發展。
王志剛在此間透露說,2010年中國生物產業產值超過1.5萬億元,抗生素、疫苗、有機酸、氨基酸等多種生物產品產量位居世界前列,生物
醫藥、生物制造、生物農業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王志剛在天津開幕的2011國際生物經濟大會上說,“十二五”是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生物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科技部將圍繞改善民生和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需求,結合現有的基礎,制定生物技術與產業化發展總體規劃,統籌今后5年生物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化發展。為此,科技部將統籌資源,加大投入,重點圍繞生物
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人才的培養、成果轉化應用和生物技術的國際合作等,采取有力措施,推動中國生物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化發展。
一是著力增強生物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培育生物技術企業成為創新主體。加強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推動生物技術領域研究資源的開發和共享。通過政產學研用聯盟等多種途徑,促進具有優勢的科研院所與企業的戰略合作,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技術企業,加速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二是充分發揮國家重大專項的核心引領作用,加速生物技術的產業化。進一步發揮“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新藥創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三個重大專項引領作用,加強核心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的攻關,加強技術集成示范,加速培育生物育種、生物醫藥等產業。
三是以落實國家人才規劃綱要為契機,加強生物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研究制定國家生物技術人才發展規劃,實施生物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引進計劃,加強生物技術人力資源的開發,注重人才培養,吸引和凝聚一大批國際一流生物科技領域研究和產業化經營管理人才。
四是推動科技與金融結合,加快生物技術成果轉化。積極推動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進入生物產業領域。探索在生物產業園區建立風險投資基金,通過科技擔保、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多種形式,不斷拓展融資渠道,積極培育生物技術上市企業,推進生物技術成果轉化與產業化。
五是深化國際合作,開拓生物技術領域國際合作新格局。加強國際生物資源、人才和技術的交流,引導和推動生物技術企業開展國際合作,打造國際知名的生物技術與產業交流平臺,引導國際資本投向生物戰略產業,推動形成合作發展新格局。
2011國際生物經濟大會由科技部與天津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14個部門和5個國際及地區性組織共同主辦,會期3天,大會主題為“發展生物經濟,促進民生改善”。(周潤健張澤偉孟華)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