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6/27 0:00:00 來源:
未知
“往年6至8月份本來就是淡季,現在分級目錄又還沒有定,企業都很迷茫啊。進不進得了目錄結果完全不一樣,所以下游制劑企業觀望情緒很重。”華北制藥一位人士對記者說。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將于7月1日正式實施。自5月中旬辦法發布以來,國內抗生素原料藥企業“置身冰窟”,多數品種量價齊跌,其中頭孢菌素類原料藥廠商受苦最甚。
“醫藥中間體7ACA從去年年底的830多元/公斤跌到了現在的560元/公斤。”廣東一家生產抗生素原料藥的上市公司楊先生告訴記者。7ACA是頭孢制劑最重要的中間體之一,廣泛用于合成頭孢曲松等抗生素。
在日前結束的中國原料藥大會上,麗珠集團、聯邦制藥等多家抗生素原料藥生產企業反映,辦法嚴格限制抗生素使用的效應已經顯現,目前下游制劑企業觀望情緒濃重,造成上游原料藥降價滯銷。
劍指抗生素濫用
辦法規定,三級醫院購進抗菌藥物品種不得超過50種,二級應用不得超過35種。
“頭孢在醫院里用得太多了。同樣是抗感染藥,安乃近和青霉素比頭孢要便宜很多,但是醫生不愿意開。”浙江一家生產頭孢類抗生素的公司經理金先生表示,由于頭孢類藥物相較其他抗感染藥定價更高,醫生得到的回扣也較多,因此占據了市場較大的份額。
有數據顯示,抗感染藥物占中國藥品市場的四分之一,是使用量和銷售金額最大的一類藥物,而頭孢類抗感染藥物占比最大,占據了約60%的市場。
“從技術上講,頭孢合成的難度要高于青霉素類,價格也較高,屬于常用的抗菌素。但治療特殊的病則需要依靠培南類、大環內酯類等抗菌素,頭孢的中間定位顯得很尷尬。近兩年,頭孢開發得太多太瘋了,一二三代頭孢都在使用,所以管理趨嚴是必然的趨勢。”中國化工網醫藥化工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辦法還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實施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制度,抗菌藥物分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與特殊使用三級。不過,由于分級目錄的出臺對抗生素產品銷售影響重大,目前尚未正式頒發,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秘書長周燕昨日也向記者證實,“現在還沒有看到正式的版本下發。”
不過,也有企業人士認為,分級管理將造成醫療資源向三級醫院密集集中,患者獲取部分特殊的抗生素難度很大。
上游采購趨于停滯
由于分級目錄尚未發布,制劑企業表現謹慎,上游采購趨于停滯。這使得原本產能就已過剩的頭孢類原料藥價格快速下滑,魯抗立科藥物化學有限公司的頭孢地嗪從4500元/公斤降到4000元/公斤;青霉素類原料藥也未能幸免,如阿莫西林原料藥從年初的240元/公斤下行至195元/公斤,青霉素中間體6APA也從220元/公斤掉到了195元/公斤。
“不僅是降價,主要還是銷售受阻,因為制劑廠一直在等待政策明朗,都不敢買原料。
”廣東一家原料藥企業的員工表示,公司正在擴大對國外市場的銷售,但由于國內市場普遍不景氣,企業紛紛尋求海外通路,導致國外市場價格也處于低位。
“管理辦法出臺,配合著年初的抗生素降價和‘唯低價論’的招標,使得整個行業都處在停滯狀態。”廣東一家醫藥企業人士稱,“由于很多企業拿不到標,拿到標的企業價格又那么低,許多小型民營企業已經關閉,導致我們很多原料藥廠下游沒有企業可以供貨。”
與此同時,國內抗生素原料藥企業還受到老對手印度的競爭。上述浙江企業的金先生告訴記者,有一個品種從印度進口的價格僅為國內均價的2/3,印度的人力和資源成本都低于中國,不過,從印度進口的原料主要供給國內的小企業,質量是比較差的。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