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7/6 0:00:00 來源:
未知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一些小病小災,很少專門去醫院就診,而是去社區的藥店自開處方抓藥。我這個白領也不例外,經常到附近的幾家藥店拿藥。這樣做方便是方便,省錢也省錢,就是女店員們的“熱情”讓人煩心。你一腳剛踏進藥店門口,就會有幾個女店員上前招呼,“拿什么藥?要幾盒?”“你要這個,不如要那個更好。”幾乎每次去藥店拿藥,都會遇到女店員們超乎尋常的“熱情”。心中不免犯嘀咕:她們難道都是醫科大學畢業的?
有一次,我去居所附近的永春堂藥店買瓶健胃消食片,藥店女店員向我推薦了放在貨架最明顯位置上的兩個并不知名的品牌:其中一瓶健胃消食片為68元/瓶,另一瓶健胃消食片價格為158元/瓶。當我詢問是否還有其他品牌時,銷售員才慢吞吞地把我帶到其他品牌貨架前。我注意到,同樣規格的品牌健胃消食片售價為26元/瓶,藥店推銷員自薦的健胃消食片比知名品牌健胃消食片價格貴了6倍多,最后我當然要買便宜的知名品牌了。
對于買藥,我是認品牌的,但妻子卻容易跟風,常常被藥店推銷員忽悠。一次她傷風感冒,要去藥店買一盒白云山板藍根沖劑,可推銷員卻說,白云山板藍根不如另外一廠家的感冒顆粒效果好。結果妻子抱回一大包從來沒有見過的感冒顆粒沖劑,不但價格高,而且連續喝了三盒都一點不管用。最后還是我又給她買來一盒白云山板藍根,感冒才好了。
妻子被店員忽悠的事情經常發生,開始我們不太明白,認為店員都是好心只認為身體調理不夠,后來一位在藥店上班的親戚給我們揭開了里面的秘密。那位親戚說,同一類藥物在藥店柜臺能找到幾種,甚至十幾種不同廠家、不同規格的產品,售價各不相同,最貴的和最便宜的價格往往相差數倍。其中,除了一兩種來自大廠家外,其余大部分都是“雜牌軍”。那么,為什么藥店推銷員往往選擇棄品牌藥轉而推銷小廠藥呢?那位親戚告訴我,大多藥店都將藥品分為A、B、C、D四個類別。A類利潤達70%到80%,B類利潤在60%左右,C類也在40%以上,D類品牌藥利潤最薄。藥店對店員的考核以賣了多少A類藥為主,要求顧客進店時店員必須先推薦A類藥。除非顧客點名要哪種藥,否則不主張賣其他品種。
原來光知道娛樂圈里有潛規則,女演員不上導演的床,就不會得到好角色。而今藥店里也有了潛規則,店員推薦高價藥已成為一種業內不成文的規定!過去講,有錢能使鬼推磨;現在看,有錢也能使磨推鬼了,規則可以完全被打亂。更可怕的是,現在國內有很多散而亂的制藥企業,就借著藥店這一規則賺取利潤。所幸的是,現在醫學水平比前幾年進步了很多,我也明顯感覺到周圍人的藥品知識也增長了不少。就像我家里人,一患上感冒都習慣用白云山板藍根,花錢少,效果好,而一些有慢性冠心病的老人,他們卻都認白云山復方丹參片,每天消費不到1元錢,療效也好。
特別是買中成藥,若是我買藥一定會認廠家認品牌,“雜牌軍”沒有正規的藥材來源保證,療效不好說,是否安全我都還不放心呢!所以,即使是社區里的店員給我推薦藥品,我都還按自己習慣買同仁堂、白云山和黃中藥這些知名廠家的。舉個簡單的例子,白云山板藍根、白云山復方丹參片在全國銷售好,是因為白云山和黃中藥品牌療效好,消費者口碑也好。即使治感冒、心腦血管疾病都是極為普通的藥物,廠家也很認真制藥,他們一直堅持“普藥精制”,試問業內有幾家廠家能做到如此?
筆者不是醫科大學畢業的,但也略微了解“普藥精制”,確實是購藥者的福音。若能得到大力推廣,藥店便很難出現雜牌、野雞牌的藥品,“普藥精制”從源頭扼殺了藥店“潛規則”,像我妻子這樣的購藥者,買藥時不被蒙而是得到正確的購藥指導,店員的推薦興許還能給“治病難,看病貴”幫上一把!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