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7/13 0:00:00 來源:
未知
【醫藥行業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醫藥是對產業政策高度敏感的成長性行業
剛性需求、輕資產及創新的特征決定了醫藥是成長性行業。但是,由于行業關系到國際民生問題,因此產業鏈的多個環節同時受到多個政府部門的監管,產業政策對行業發展影響深遠。
在政策博弈之中前行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醫療體制。通過國際對比研究,我們認為:公平與效率是衛生資源配置的核心問題;而這兩者之間存在諸多此消彼長的矛盾,因此,政府在該領域的改革需要不斷的做出調整和權衡。從長期看,中國的醫藥監管機制還將在各部委間、地方與中央的協調機制等領域逐步走向完善;從短期看,隨著政策的微調、其帶來壓力最大的時候已逐步過去,下半年行業的基本面有望逐步好轉。
終端的視角:看好能把握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
零售終端所受政策管制較少、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競爭激烈,因此醫藥制造企業的品牌是最好的進入壁壘,我們看好傳統中藥品牌企業及營銷體系優秀的現代OTC企業;基層醫療終端發展最快的仍將是社區及縣級醫院,我們認為這一市場強調的是規模優勢及成本控制能力,未來整合將是大勢所趨;醫院終端仍是最強勢的終端,研發實力帶來的豐富品種儲備是核心競爭優勢,此外醫藥分家短期難以實現、企業需建立起適應現有體制的營銷模式。
投資建議:尋找穿越政策迷霧的公司
醫藥股相對A股的最新估值溢價略高于歷史平均溢價率,但仍在合理區間之內。考慮到醫藥行業的長期增長驅動因素仍未發生變化,我們維持行業“買入”的評級。建議:(1)長期投資者重點配置一線白馬股,以時間換空間、獲取穩定收益;(2)自下而上,重點推薦增長確定、有催化劑的公司組合:仁和藥業(000650,股吧)、上海醫藥(601607,股吧)、中恒集團(600252,股吧)、雙鷺藥業(002038,股吧)及新華醫療(600587,股吧)。
風險提示
生產成本進一步上升帶來行業整體毛利率下降、藥品價格調整幅度超預期。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