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7/26 0:00:00 來源:
未知
有媒體記者到藥店明察暗訪,存在不少貓膩,筆者總結了以下幾種:
一是,店員向顧客推薦不少小品牌的藥品,而那些價錢便宜的知名品牌藥品卻很少提及;二是,藥店一般不會推薦高價藥,而是針對一個名字的幾種藥,推薦小藥廠生產的利潤大的藥;三是,將利潤大的藥品擺到醒目位置,不賺錢的品牌藥挪到最不起眼的位置,或者干脆隱蔽起來,顧客不要求就不拿出來。在問明顧客癥狀后,店員馬上推薦藥品。當然,不少顧客質疑藥品價格及生產廠家,但在店員的熱情推薦后,一般也就“上鉤”了。此外,一些藥店還極力推銷利潤較高的各類營養品、保健品。
藥店潛規則泛濫于市,讓消費者蒙受損失。
從藥店生存環境來看,目前藥店多如牛毛,競爭激烈,要想盈利必須使用特殊手段。于是,藥店將銷售額直接與員工的工資掛鉤,或是藥廠與店員暗箱操作,根據銷售額多少,按一定比例給付店員回扣。藥店店員為獲得最大回扣,便以提成而非“對癥下藥”為消費者選購藥品。
這就出現了品牌藥,因提成低而被放在隱蔽角落,毛利更高的非品牌藥則成了重點包裝的對象。甚至那些提成低的品牌藥,有時還被限量銷售,店員絕不會推薦,除非顧客點名要。像白云山板藍根、白云山復方丹參片等一些家喻戶曉的藥,一般各藥店都有售,但同品類的小廠藥也不少。為保證產品療效,白云山和黃中藥花巨資建立GAP藥材基地,選擇“道地藥材”生產藥品,品牌藥生產成本的提高,在藥價穩定情況下,必定壓低藥店這一銷售環節的利潤。而在藥店“潛規則”下,百姓就失去了與療效好的品牌藥接觸機會。
一般來說,普通消費者掌握的藥品知識并不多,而藥店銷售人員相對來說醫藥常識比較豐富,因為藥品服務、藥品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而在買藥時,顧客容易被銷售人員所左右。所以去藥房買藥時,消費者應該擦亮眼睛,如果遇到店員過分熱情地推薦藥品,這就得多加小心了,一定要認清藥品批準文號、GAP標識等藥品資歷。買到資歷不全的藥品,花冤枉錢不說,還可能延誤病情。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