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7/28 0:00:00 來源:
未知
本市召開“衛生系統醫改形勢分析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本市區域衛生規劃即將出臺。此外,副市長丁向陽表示,目前在多家三級醫院實行的預約掛號政策,很快也將覆蓋二級醫院。外地優秀醫務人員愿意到本市社區醫院,可落實北京戶口。
區域衛生規劃出爐在即
本市區域衛生規劃即將出臺,規劃思路既包括各級各類醫療資源的分布,也包括建立醫療服務資源間有效分工合作的轉診模式。另外,規劃也為優質民營醫院預留發展空間。
目前,本市友誼醫院等5家公立醫院將按照管辦分開、政事分開、
醫藥分開的思路試點公立
醫院改革,具體方案正在制訂中。丁向陽表示,改革要解決的三大問題是:“窮人看不起病,社區看不了病,大醫院看不上病。”
預約掛號覆蓋二級醫院
丁向陽透露,目前在多家三級醫院實行的預約掛號政策,很快將覆蓋二級醫院,而已經與48家醫院合作的114預約掛號平臺未來也將覆蓋更多醫院,其中包括二級和部分軍隊醫院,最終的理想狀態是本市所有醫院統一一個號碼用于預約掛號。
對于目前醫院平均住院日過長的問題,丁向陽引用一家私立醫院的經驗說明,造成“壓床”主要是康復期長。因此,他要求今年市屬22家三級醫院的平均住院日要控制在10天之內。
另據衛生部門統計,目前,83.9%的患者對預約掛號表示滿意,84.8%的患者認為雙休日門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的問題。
外地醫生進社區可落戶
丁向陽明確表示,為解決本市社區衛生機構醫護人員不足和水平不高等問題設立的“四個一批”工程,其中一項福利是,外地優秀醫務人員愿意到本市基層社區醫療機構,可落實北京戶口。
四個一批包括“下來一批”,指大醫院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每年必須到社區15天,以此來作為考核醫務人員的硬性要求;“回來一批”,指由市財政出資,按每人每月兩千五百元支付,返聘退休的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人員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進來一批”,
招聘醫學相關專業畢業生到社區工作,外地優秀醫務人員愿到本市基層社區醫療機構,可簽訂合同解決戶口,同時,引進中高級醫生到社區工作;“出來一批”,主要是對現有社區醫生開展相關專業崗位的培訓。
-數字新聞
看次門診400元
丁向陽昨天在會上透露,根據統計,本市住院病人的平均花費為1.6萬元至1.7萬元,門診患者次均花費400元左右。
另據市衛生部門統計,本市衛生醫療機構去年診療人次達到1.46億人次,比2009年增加1081萬人次。(徐晶晶)
-延伸閱讀
醫管局今掛牌統管22家市屬醫院
晨報訊(首席記者姜葳記者徐晶晶)在幾番推遲之后,北京市醫院管理局今天將在市政府中環辦公樓正式掛牌成立,干部任職今天也會一并宣布。
作為醫改“管辦分開”的標志,醫管局將是市屬22家三級醫院的專職管理機構,負責向市屬醫院派駐監事會并負責聘任院長,推出新的醫院管理考核
標準體系。
據了解,醫管局成立后,另一重要任務將是探索醫藥分開,通過績效考核,使醫生收入與其接診量、治療效果和患者評價掛鉤。市屬公立醫院將建立“公司化”法人治理結構,屆時醫院的書記和院長均可競聘。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