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疆有200畝地,誰愿意種藥材請聯系……”
“快出貨吧,當心砸在手里……”
這幾天,在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官方網站——中藥材天地網論壇上,藥材商們心情非常焦慮:出貨還是捂貨,土地自種還是出租,都讓他們舉棋不定。
7月18日,為嚴厲打擊囤積中藥材炒作中藥材價格的違法行為,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對甘肅隴西地區20多個中藥材存儲倉庫進行了全面檢查,依法對2010年12月前囤積黨參的浙江南方藥材有限公司等10戶經營者,下達了價格行政執法告誡書;對2010年創造“最牛”業績的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囤積三七行為予以批評和處罰。至此,藥材價格瘋漲的幕后推手之一——藥材囤積徹底曝光。
凱基證券研究員徐德仁表示,目前,中藥上市公司半年報發布在即,從大勢來看,受藥材價格上漲影響,上半年中藥企業利潤增長乏力,中藥材后市能否平穩決定整個行業走向。
投機背后
連日來,因囤積三七而遭到批評的康美藥業股價大跌,其盈利模式被質疑,致使出現大資金拋盤現象。對于康美遭遇的這次危機,也有業內人士給出了不同的解讀。
據了解,2008年每公斤三七售價為四五十元,很多農戶因為價格太低而不愿意種植,三七種植面積大量減少。2009年云南文山大旱,更加劇了三七大面積減產,導致該品價格大幅上漲。有業內人士認為,就三七來說,種植面積銳減,產量降低,是三七價格上漲的主因,囤貨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成都荷花池中藥材專業市場藥商袁大正認為,近年來,七大因素導致藥材價格瘋漲:一是人工工值提高,勞動力成本增加;二是中藥材家種品種價格長期偏低,嚴重傷害了藥農的種植積極性,野生藥材無序采伐導致資源枯竭,價格理性回歸;三是市場規律和價值杠桿的作用;四是藥企規模化生產備料;五是個別藥企和財團人為囤積,以及中藥材市場經營戶(多以散戶為主)無序盲目跟進;六是物價上漲、通脹;七是股市、樓市等不景氣,閑散資金無處投資,部分資金涌入藥材市場。“作為藥商,我首先支持國家發改委的工作,同時也建議國家出臺相應政策,引導中藥材正常合理種植和采挖。”袁大正表示。
西藏景秀紅生物醫藥公司專營藏紅花,近年來該公司一直堅持走高端市場路線,經營業績連年增長。該公司董事長張秀表示,現在中藥飲片企業經營方式主要有二:一是經營道地藥材,品種相對較少,但是具備資源優勢;二是多品種經營,在各地采購藥材,然后通過渠道進行銷售。“實際上,多品種經營公司也是藥材采購商,也受市場起落的影響。為獲取利潤,他們不可避免地會制定采購策略。而有的品種全國總產量不大,產地也較集中,采購商掌控一個品種市場并不難。”
另一位不透露姓名的藥商表示,前兩年藥賤傷農、氣候變化、人力成本上升都使得一些藥材品種產量下降,給投機帶來可能,但是從企業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投機只能一時獲利,不可能長久獲利。
企業自救
事實上,中藥企業在國家發改委嚴懲藥材囤貨的同時也已開始自救。
7月初,包括東阿阿膠、云南白藥、天士力等國內7家品牌中藥企業簽訂合作備忘錄,表示將在“中藥材種植基地以及種源的建設”,“中藥材種植技術的研發、培訓并對種植戶的輸入”,“中藥原材料的儲備與交易平臺的構建”,“自我保健、科學養生的市場氛圍營造”等方面進行合作,以徹底解決長期以來困擾行業的有關種源、生產模式、藥材規范性、交易信息透明度等一系列問題,從源頭入手打造“藥倉”。據悉,去年云南白藥的原料采購成本增加了4000萬元。東阿阿膠的幾種主用中藥原料漲幅達到3~4倍,其中阿膠主要原料驢皮的價格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7月22日,江中制藥發布公告稱,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決定對主營產品“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復方草珊瑚含片”進行提價。業內分析認為,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的主要成分為太子參等中藥材。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受產地災害和游資炒作的影響,太子參價格不斷飆升,由之前的不到50元/公斤一路漲到最高的400元/公斤,產品提價是緩解成本壓力最有效的方法。江中藥業打響產品提價的第一槍,后續或許還有藥企也會相應地提高產品價格。
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秦玉峰呼吁,盡快建立起中藥材信息化交易平臺,在這個平臺之上,可以讓企業和農民都了解到藥材的供求信息并判定品種未來價格走向。而在時機成熟時還可采用延期交易機制,減少倉儲成本,使企業能實現低庫存良性運轉,逐漸杜絕由于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藥材價格不穩及藥荒等問題,讓不良藥商的囤積行為無操作空間。
呼喚穩定
“下半年中藥企業的業績主要看藥材市場是否穩定。現在一些中藥企業已縮短了藥材采購周期,原因就是價格不穩。而對于中藥企業來說,無論是提價,還是抱團,都是權宜之計。”徐德仁說。
據了解,目前中藥企業自建生產基地,向上游延伸的并不多,仍以藥材采購為主,因此,下半年在藥材產新的情況下,藥材價格走勢變得異常敏感。而目前,持不會大跌觀點者占據多數。
有藥商認為,國家在關注藥材漲價的同時,更要關注藥材價跌。過去幾年,丹參價位曾跌到2.2元/公斤,黨參價位曾跌到4元/公斤,藥農一年辛苦種植,到頭來血本無歸,沒有種植積極性,才導致此后藥材大面積減產,因此要獲得藥材市場穩定,首先必須保護藥農種植積極性。“只要客觀上市場藥材不缺,不良藥商就沒有炒作的空間。”這位藥商說。
“關鍵時刻,國家也可考慮拿出資金救市,穩定市場。”另一位藥商說。
日前,國家發改委指出,中藥材作為關系國民健康的特殊商品,是中醫藥產業的核心物質基礎,也是特色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材價格的基本穩定事關上下游產業的健康發展,事關人民群眾用藥的基本需求。保證中藥材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是政府部門、制藥企業、藥材經營者等有關各方的共同責任。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