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8/2 0:00:00 來源:
未知
□ 韋 慧
基藥制度順利實施
今年5月中旬,安徽省衛生廳下發了《關于開展安徽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衛生部門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網上采購、配送、使用等進行監督檢查。6月13~17日,該廳組織4個檢查組對17個市的情況進行抽查。近日,該省衛生廳發布的《關于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專項檢查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顯示,安徽省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對政府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發揮出積極地推動作用。
基藥制度順利實施
《通報》顯示,所抽查鄉鎮衛生院均按規定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和安徽省補充藥品,執行省中標掛網采購目錄和價格,大部分衛生院配備和使用的品規數為300種左右。僅在個別衛生院發現基層綜合醫改前購進的目錄外少數品種,如肥東縣梁園鎮中心衛生院購進的小兒氨酚烷胺顆粒等,霍邱縣石店鎮中心衛生院購進的氯化鈉注射液等。也有個別衛生院違規配備使用非中標采購目錄內的藥品,如潁州區九龍鎮衛生院檢查到非中標企業生產的氯化鈉注射液和碳酸氫鈉注射液,東至縣勝利鎮衛生院配備非中標企業生產的注射用頭孢哌酮鈉、非中標藥品吲哚美辛腸溶片、門冬氨酸鉀鎂注射液等。
所查鄉鎮衛生院通過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公示或電子屏幕等不同形式開展基本藥物政策宣傳。各地均組織開展了《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的學習和培訓,蕪湖市組織專人編寫了《基本藥物和補充藥品實用手冊》,共印刷5000冊分發基層醫務人員,推動當地基本藥物的合理配備使用。
所查鄉鎮衛生院基本藥物均實行網上采購,配備的專職人員均能熟練掌握網上采購藥品操作。能夠集中上報計劃,采購流程合理,基本無缺貨斷貨現象。醫院HIS庫存管理系統入庫金額與基本藥物交易平臺入庫金額基本相符。一體化管理村衛生室委托鄉鎮衛生院進行網上采購,例如濉溪縣等地在衛生院設中轉藥庫,由村衛生室報采購計劃,由鄉鎮衛生院統一網采、統一配送。但是,有部分鄉鎮衛生院采購頻率較高,提交采購單隨意,少量每月提交訂單10次以上。抽查的鄉鎮衛生院中有的采購限價藥品比例均過高,鳳臺、固鎮、鳳陽、霍邱、潁州、利辛、埇橋、濉溪的個別衛生院竟高達25%以上,甚至出現單筆采購限價藥品大額訂單,大額訂單主要集中在血栓通、脈絡寧、參麥注射液等少數品規。
抽查的中標藥品多能保證配送,總體配送率達90%以上,鄉鎮衛生院能夠在藥品送達4日內驗收入庫和網上確認。但基層大多不知曉應急采購預案,在極少數基本藥物短缺時,不能按照應急采購流程采購藥品。各地普遍反映當地配送企業配送較好,如在銅陵縣安徽豐原銅陵醫藥有限公司、上海長富銅陵醫藥有限公司兩家配送企業在當地的配送率達100%。但其他地、市另有配送企業如安徽省紅業醫藥、安徽國潤醫藥、安徽華源醫藥對一些藥品品種不予配送或零響應,嚴重影響了基層用藥。
藥品零差率政策執行較好,所有被抽查的鄉鎮衛生院對2010年9月份前未使用完的庫存藥品均實行零差率銷售。通過檢查衛生院的HIS庫存管理系統和病人的收費清單,未發現藥品加價銷售現象。大多數醫療機構對基本藥物價格進行公示。少數衛生院未能對基本藥物價格詳細準確地公布,多為缺少藥品生產廠家,或公示藥品不全。
各地的基本藥物貨款結算和支付流程基本合理,抽查無挪用和違規使用藥款的現象。在結算票據報送國庫支付中心方面,基本上都能做到每月結算一次。核對國庫支付中心藥品結算回單及藥品采購發票,抽查的鄉鎮衛生院藥款結算手續規范,大多數醫療機構已將2011年4月30日之前的手續齊全的藥款結算完畢,拖欠時間最長的有2個月。在抽查的17個縣中除肥東縣外,其他地方均未使用基本藥物藥款結算系統,影響藥款結算效率,不利于分清責任和實時監管。目前,全省使用藥款結算系統僅有20個縣(市、區)。
安徽省藥品采購中心監管平臺監測顯示,去年9月至今年6月20日,全省共有1756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0%覆蓋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網上平臺采購總額10.29億元,配送總額9.72億元,總體配送率94.5%,入庫總額9.15億元,總體入庫率89.5%。基層醫療機構通過平臺采購的品規數一般為300個左右,大的中心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700多個品規。
配送率最高的5個縣(區)為當涂縣、花山區、金家莊區、雨山區和黃山區,均接近100%;配送率最低的5個縣(區):潁州區(80.6%)、潁上縣(85.8%)、貴池區(86.2%)、南陵縣(86.8%)和阜南縣(87.5%)。
五大問題不容忽視
在專項檢查中,五大問題浮出水面。
首先,部分縣(市、區)衛生部門對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情況專項檢查力度不夠,對存在的明顯問題也不能及時發現糾正。少數地方衛生部門對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實施情況疏于監管;一些鄉鎮衛生院基本藥物制度宣傳和合理用藥培訓工作流于形式,一些衛生院院長對基本藥物制度認識模糊,對藥品集中采購使用配送等環節管理不力。
其次,在藥品采購計劃制訂、藥品驗收和入庫管理、申請藥品用款等方面制度不完善,監管不到位,導致一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出現采購行為不規范。例如,調查中發現部分醫療機構采購計劃編制不合理,發送訂單過于頻繁,導致配送率下降。限價藥品配備比例過高,特別是皖北地區。有些不清楚應急采購流程,不能采取合理措施保障用藥。
第三,基層醫務人員合理使用基本藥物水平亟待提高。根據抽取的病例出院清單分析,鄉鎮衛生院合理用藥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在抽查的住院病人處方、出院清單中,不合理用藥現象比較突出。部分醫療服務能力較強的中心衛生院反映基本藥物不能滿足部分臨床用藥需求,主要表現在兒科和婦產科用藥上。
第四,存在藥品配送不及時現象。主要原因是藥品配送企業較為分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應藥品配送企業較多,配送集中度不高,抽查的潁州、利辛、埇橋、濉溪4個縣、區,配送企業數平均為35.7個。或由于品種單一、采購量或利潤小而拒絕配送,如安徽華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藥品配送不及時,今年1~5月對濉溪縣劉橋鎮衛生院提交的采購單均未配送;合肥天星醫藥石臺有限公司在對東至縣中標藥品一次都未配送。
第五,所抽查的縣(市、區)大部分未使用藥款結算系統。部分地區存在回款不及時情況。除由于配送企業結算票據送達不及時外,也有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未按要求及時送達結算票據到縣(區)國庫支付中心。同時,也存在衛生部門與財政結算部門溝通銜接不暢的情況。
六大舉措全力護航
針對以上問題,安徽省衛生廳推出六大措施,以切實抓緊抓好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
第一,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單位應高度重視,履行職責,加強組織領導,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抓好工作落實,確保基本藥物制度順利實施。加強對醫療衛生單位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督查指導,一級督查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醫療機構按規定配備基本藥物,醫務人員規范使用基本藥物,促進制度不斷完善。
第二,按照規定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必須在國家基本藥物和省增補藥物品種范圍內,根據核定的診療科目和服務功能,在國家基本藥物和省補充藥品目錄范圍內配備藥品,規范合理使用基本藥物。基本藥物和增補藥物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不得以任何理由變相加價銷售。同時,要落實基本藥物提高報銷比例的優惠政策。
第三,加強對藥品網上集中采購的管理。嚴格執行網上采購制度,嚴禁網外采購中標藥品或采購非中標藥品替代中標藥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科學制定采購計劃,按照規定限定基本藥物、補充藥品和限價藥品的采購金額比例。要按照《安徽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藥品應急采購預案》,建立完善當地應急采購規章制度,確保藥品供應配送不斷檔。完善一體化村衛生室的藥品采購管理。
第四,加強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加強對《臨床應用指南》和《處方集》的再學習、再培訓,要采取多種形式,分層分級組織實施,確保每個醫務人員都經過培訓,促進臨床首選和合理使用基本藥物。加強基本藥物使用管理,利用醫院信息系統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用藥行為進行監管,建立基本藥物處方點評制度,定期公示不合格、不合理處方以及超常預警,干預不合理用藥行為。
第五,縣級衛生部門要與財政部門密切協作,搞好銜接,確保基本藥物貨款按時足額支付到位。要進一步明晰、優化基本藥物采購貨款支付程序,明確責任,提高效率。沒有使用省基本藥物和補充藥品財政結算系統的地方,當地衛生局要與財政局積極溝通,必須盡快使用結算系統,實現對藥款結算流程的網上監管。
第六,建立有效的基本藥物制度激勵與約束措施。衛生部門切實承擔起監管的職責,加強指導和督查,細化完善制度,對違反規定的要督促其整改到位,對情節嚴重、造成后果的要追究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責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內部管理,以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為核心,對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進行績效考核,以規范使用基本藥物等為主要內容,對職工進行績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