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8/15 0:00:00 來源:
未知
晚飯后,我與妻子一塊去與打球。這習慣我們已堅持了近十年。因此,除特殊原因外,我們都不缺席,每年至少有三百個晚上參與打球,或者是羽毛球,或者是乒乓球,或者是排球。持之以恒的鍛煉,讓年過五十的我們依然精神充沛,上班時能像年輕人一樣的精神飽滿不覺累。
我有位鄰居,年齡與我們差不多,但他卻不喜鍛煉,早上不去鍛煉,晚飯后也總是呆在家看電視。他體質非常不好,常年熬服中藥。有時與他閑聊,我關心地提醒他:隨我們去鍛煉吧,運動可代替藥物,但藥物替代不了運動,通過長久的運動,你身體或許會慢慢好轉,也就不用服藥,也不用遭病痛折磨。他說沒時間鍛煉,待退休后再談養生。
此觀念差矣!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但如何養生才能健康長壽不少人并不清楚,甚至錯誤地認為,現在工作繁忙,待退休后再去養生吧!殊不知,養生是沒有年齡界限的,人老時應該保養身體,年輕時、中年時,即使是幼年也都應珍惜身體,真正到了老年,再去研究和遵循養生之道為時太晚了。生活中許多健康老人,他們多得益于年輕時勤奮鍛煉,積極養生,保持身體健康,年老時依然精力充沛,體格健康。反之,有些人年輕時忽視鍛煉養生,百病纏身,體質虛弱,于是隨著年齡增長,病痛也就更多了,體質也就更弱了,到退休年老鍛煉調養不僅時間太遲了,效果也不好。
《黃帝內經》這本醫學名著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指出:“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意思是,上古時代的圣賢人由于自始至終學習和運用養生之道,年已100多歲,形體、動作并不顯衰老,而現在的一些人,因不注意養生,往往還不到50歲,形體就衰老了。越是工作忙,越要保健。身體是工作的本錢,只有體魄健壯,精力充沛,才能勝任工作。
談到這,我不由想起了我們單位的幾位同事。有三位也如我般喜歡體育運動,他們不是打球,就是去登山或是去游泳,持之以恒。而另幾位同事,則不喜歡運動,不是呆在家上網看電視,就是去搓麻將。一次單位組織大家去體檢,好運動者,健康指標基本都正常,而不好運動者都有血脂高和脂肪肝現象。且在日常工作中,有時需大家集中加班,不好運動者都叫累。這說明他們的體質隨著年齡增長而大為下降下了,而加強運動,注重養生保健,則可增強體質,延緩衰老。這些現象與古人的論述一致。古人如此,今人也如此。
養生別待退休時,我們當從年輕時就該注重養生保健了。《黃帝內經》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人不可能不死,但是可以通過后天調養,逐漸增強體質,提高康復力、抗衰力,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目的。因此,年輕時就開始注重養生保健,不僅讓我們有健康體格和充沛精力做好工作,享受人生快樂,還能為晚年打好健康基礎,有益健康長壽,成就晚年幸福。(陶紹教)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