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8/29 0:00:00 來源:
未知
最新的生物醫藥規劃預期來自科技部。由科技部牽頭、其他相關部委合作起草的《“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十二五”
醫療器械產業科技發展專項規劃》、《“十二五”醫學科技發展專項規劃》、《“十二五”先進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近來備受
企業關注,科技部相關人員稱:有關規劃已形成征求意見稿,預計8月底9月初將公布。
多部門規劃生物醫藥
早在2011國際生物經濟大會上,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馬宏建就表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有望在7月份公布。
在當時的科技部規劃中,指標性規劃包括:到2015年底,生物農業和生物醫藥產值均達到2000億元以上,工業生物技術產值達4000億元以上,形成100個生物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基地,20~30個科技創新團隊。科技部還提出,要研制30個創新藥物,改造200個左右藥物大品種,建設一批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基本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藥物創新體系,增強醫藥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和產業競爭力。
此前,行業關注的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的生物產業“十二五”發展路線圖,在該規劃中,計劃在“新藥創制、產業化、國際化發展、產業結構升級”4個方面開展重大行動。其中包括組織實施重大新藥創制,肝炎、艾滋病防治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組織實施自主知識產權化學藥、基因工程藥物、單克隆抗體藥物、疫苗、診斷試劑等品種的產業化專項等。力爭到2015年,若干自主知識產權新藥投放市場、大品種技術質量水平顯著提升、一批
藥品制劑進入國際主流市場。百強企業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重達50%以上。
另外,近日工信部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工信部下屬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目錄的制訂,生物
醫藥已被列入9項重點領域進行專項規劃,工信部同時將制定推動相關規劃落實的具體方案。
5月,由商務部牽頭制定的《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出臺,規劃將醫藥行業流通“十二五”目標定為培養形成1~3家年銷售額過千億元的全國性大型醫療商業集團、20家年銷售額過百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加上近期相繼傳出的衛生部制定中的《醫改“十二五”規劃》、《“十二五”衛生信息化建設工程規劃》(即著名的“35212”工程)、《中藥產業“十二五”規劃》等,一個又一個的規劃確實讓處在這個行業中的企業頗感優越,二級市場一波又一波的“規劃概念股”也讓大家提前預支了不少政策利好。
需整體出擊
在3月公布的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特別就生物醫藥的發展進行了描述。“十二五”總體規劃中,醫藥行業被列入重點推動企業兼并重組的行業,同時也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生物產業中,明確要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生物制造。
作為后金融危機時代國家經濟振興的戰略產業,生物醫藥應該被寄予更多期待。
已經是生物科技強國的美國,在金融危機之后,立即批準了一直被壓制的生物工程計劃,將生物產業與新能源產業作為美國振興的兩大產業。
在近鄰印度,生物醫藥產業的不俗進展,同樣令國內同行關注。專家在分析印度近年整體經濟發展中,認為其同樣經歷了產業結構調整、機制從指令性向指導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向市場化轉變。印度產業結構的重大調整,并不是通過嚴厲的控制經濟和行政干預手段實現的,而是通過市場化、自由化、全球化、私有化改革實現的。
盡管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規劃正在緊鑼密鼓準備中,多個政府職能部門紛紛投入人力物力,規劃覆蓋了生物醫藥科研、產業管理、社會管理、信息化改造等多個領域。但有專家指出,一個戰略產業和有潛力成為支柱產業的領域的發展,更多地需要集中國家的有限資源,與國際上領先的國家與行業巨頭進行效率競爭,如果資源仍然分散,管理分段,最終規劃落實到執行層面能起多少效果,恐怕不樂觀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