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8/30 0:00:00 來源:
未知
溫州網訊 原材料漲價致藥品價格一路上漲、外來藥店連鎖巨頭進場,使得近兩年溫州2000多家藥店的日子不好過。在這種困境中,一些藥店選擇繼續艱難度日,一些藥店則選擇找個“組織”,依靠團隊聯合采購降低售價。據去年成立的浙江藥店聯盟信息,今年以來溫州地區已有10多家藥店申請加盟。
中小藥店的優勢正在減少
去年以來,因為種植地遭遇干旱、游資炒作等原因,國內幾乎所有的中藥材價格比前年同期翻了一倍,再加上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國內不少制藥企業舍棄廉價藥品的生產,藥品價格一路上揚至今。
在藥品漲價的同時,近年來,老百姓、海王星辰、同仁堂等外來連鎖藥店先后進入溫州搶占市場。這些連鎖巨頭從廠家直接采購或自有生產企業、品牌,在零售價格上很有優勢。
據溫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市場監管處透露,目前溫州2000多家藥店中,多數藥店規模小、實力弱,原本賴以生存的是低價藥品和位于社區的便利性,如今,這些優勢正在減少甚至消失。
加入聯盟的好處有兩個
加入藥店聯盟這個“組織”有什么好處?溫州一正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藥店聯盟秘書長盧建恩說,聯盟為所有加盟企業提供了一個聯合采購的平臺,即聯盟牽頭,組織加盟企業與制藥企業統一談判簽訂統一供貨協議,直接從制藥企業拿藥,降低了進貨成本。康恩貝、哈藥等制藥企業的藥品,通過聯合采購可降低10%—30%的成本,在零售價上可降低10%-20%,如天津中美史克的蘭美抒,原本零售價10.5元,現在降到5.7元。這個降幅,足可吸引大量的市民。
浙江藥店聯盟等5個省級藥店聯盟還成立了實體公司,通過OEM貼牌生產自有品牌。浙江藥店聯盟推出的以“浙盟”為商標的系列產品,已在一正等18家聯盟成員藥店開賣。相比聯合采購,自有品牌產品還刨去了原本屬于制藥企業的利潤,所以,大多數自有產品與聯合采購的同類產品相比,零售價起碼便宜10%。浙江藥店聯盟辦公室主任王杭春說,聯盟推出的自有品牌產品將越來越多,而包括溫州在內的原先沒有能力自推品牌產品的中小藥店,今后即便在聯合采購上遭遇麻煩,也能與擁有眾多自有品牌產品的藥店連鎖大腕扳一下手腕,在零售價上一較高下。
10多家溫州藥店申請加入浙江藥盟
感覺到生存壓力的一些藥店努力尋找“組織”。浙江藥店聯盟辦公室主任王杭春透露,今年以來已有10多家溫州藥店申請加入該聯盟,涉及溫州各縣(市、區)。但由于浙江藥店聯盟基本遵循一個縣(市、區)接受一家藥店企業加盟的原則,在確定哪些藥店加盟前,王杭春沒有透露申請加盟企業的信息。
總部在溫州市區的一正藥房連鎖和總部在樂清的康盛堂兩家藥店連鎖企業,去年已與省內其他16家藥店連鎖企業一起組建并加入浙江藥店聯盟。王杭春表示,不排除溫州藥店會加盟鄰省的其他藥店聯盟。
據溫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市場監管處信息,目前溫州福興大藥房、平陽平安醫藥連鎖有限公司、佐君堂大藥房等藥店都在等待申請加盟的結果。平安醫藥公司人士說,還將考慮向福建的藥店聯盟或國內專業性的如中藥聯盟、跨省的采購聯盟“組織”等申請加盟,盡可能利用這些聯盟資源增強自己的成本優勢。(記者 王木正)
>>>相關鏈接
省級藥店聯盟已有12個
2009年至今,國內已先后成立了福建壹加壹藥店聯盟、江蘇藥店聯盟、浙江藥店聯盟等12個藥店聯盟,吸納成員單位482家,門店總量14559家,年銷售總額186.73億元。目前還有3省區正籌備成立,預計到今年年底省級藥店聯盟將達到15個。
經營成本上升,競爭壓力加大,新醫改實行的零差率以及醫保報銷體系對社會零售藥店的“偏見”,已使原有的“小病進藥店”變成了“小病進社區”,而這直接造成了社會零售藥店的生存危機,促成了國內各地出現抱團成立聯盟的熱潮。中國醫藥物資協會認為,通過聯合采購和推出自有品牌產品,讓聯盟成員藥店有空間下降藥品零售價,以價格吸引消費者。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擁有全省網絡和最大市場份額的省級藥店聯盟,將成為藥品零售市場的主宰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