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9/15 0:00:00 來源:
未知
近日,記者從國家科技部獲悉,由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領銜申報的" 基于微血管病變性疾病的營衛'由絡以通、交會生化'研究" 項目獲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973計劃)立項,這是以嶺醫藥研究院第二次牽頭承擔國家973計劃項目,理論、治療、模式三大創新將有效阻斷心血管事件鏈,對研究心、腦、腎微血管病變重大疾病的共性發病規律及有效干預具有重要的意義。
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腎病已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血管事件鏈的概念由美國著名心臟病學專家Braunwald教授首次提出,即心血管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破裂進而出現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至最終死亡組成的全過程。易損斑塊破裂是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無再流發生率高達30% ~ 37% ,其核心機制為微血管損傷,而急性心肌梗死無再流顯著增加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發病率,使住院病死率增加5 ~ 10倍。因此加強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上述重大疾病基礎與臨床研究,是提高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腎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難治性疾病防治水平的重大課題。
"基于微血管病變性疾病的營衛'由絡以通、交會生化'研究" 由以嶺醫藥研究院聯合河北醫科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九家單位共同承擔,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教授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項目主體研究人員中涵蓋了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生化、分子生物學、微循環研究領域專家,擁有生化、電生理、分子生物學、蛋白質組學、細胞學、現代藥學、生物醫學信息處理等多個技術服務平臺,為項目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課題是在2005年 -2010年承擔完成的第一次973項目" 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血管病變防治基礎研究" 基礎上,進一步圍繞營衛" 由絡以通、交會生化" 異常所致滲灌氣血、濡養代謝、津血互換障礙與多維時空動態演變的" 孫絡- 微血管" 物質- 能量- 信息網絡紊亂相關性,結合微血管病變影響心、腦、腎主要臟器所導致的重大疾病,吸取現代微循環研究可視化動態成像、彩色微球、核素掃描、聲學造影等先進技術手段,闡明以微血管內皮細胞為核心和啟動因素、神經體液調節與血液細胞參與的、臟腑組織細胞功能結構損傷的、多維時空動態演變的" 孫絡- 微血管" 物質交換、能量代謝及信息調控網絡紊亂的復雜病理變化規律。探討脈絡病變宏觀臨床證候類型的" 孫絡-微血管" 病變微觀病理改變,揭示孫絡絀急、瘀阻、滋生、疏失的微觀病理特征,揭示急性心肌梗塞無再流、急性腦梗死、糖尿病腎病異病同治的共性機制,闡明易損斑塊、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血管事件鏈的內在機制。尋求異病同治微血管病變性重大疾病及阻斷心血管事件鏈的通絡干預策略和藥物,探討通絡方藥的物質基礎與作用機制,創新發展脈絡學說的營衛" 由絡以通、交會生化" 理論,提高微血管病變性重大疾病的臨床防治水平。
本課題將進行三大創新:理論創新--創新發展脈絡學說的營衛" 由絡以通、交會生化" 理論;治療創新--開辟微血管病變性重大疾病的異病同治及阻斷心血管事件鏈的通絡治療新途徑;模式創新--創建" 源于經典、基于臨床、創新理論、研發新藥、提高療效" 的中醫藥發展新模式。
鏈接: 1997年 6月 4日,原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決定要制定和實施《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隨后由科技部組織實施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亦稱973計劃)。制定和實施973計劃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實施" 科教興國" 和" 可持續發展戰略" ,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工作作出的重要決策;是實現2010年以至21世紀中葉我國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宏偉目標,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迎接新世紀挑戰的重要舉措。
(3
)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