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0/5 0:00:00 來源:
未知
9月23日,發改委“發布2011年1-7月醫藥產業經濟運行分析”。該報告顯示,今年1-7月,醫藥產業實現產值8024億元,同比增長29.6%。不過,對于下半年醫藥行業的利潤增速,大多數業內人士持悲觀態度。
政府投入拉動產值高速增長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不穩、國內貨幣政策從緊的大背景下,很多行業都遭遇了“嚴寒”。唯獨醫藥行業從今年年初至今,產值與利潤還是保持在20%以上的高速增長。業內的人士表示,這歸功于政府的巨額投入。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指出,目前中國的藥企大部分還是以基藥為主,而目前醫改新政之下,政府在2009年一開始宣布在三年里面對基層醫療投入8500個億,到今年又追加至11342個億,另外,各省尤其是經濟實力較強的省份,也紛紛加大對基層醫療的投入。
于德明說,在這種形勢下,國內各企業紛紛增加其生產與投入,因而,持續20%多的高增長在情理之中。另外,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醫藥行業還是由政府意志掌控的非常不市場化的“市場”,因而,政府的投入,哪怕只是一紙文件,在短期和中期的乘數效應都非常顯著,從而對醫藥行業有很強的拉動作用。
另外,也有專家認為,目前中國的人口結構變化也是拉動醫藥行業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個百分點。中國老齡人口增多,而且增長的速度不斷加快。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中投顧問醫藥研究員郭凡禮表示,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使得抗腫瘤、免疫增強類、治療糖尿病藥物等高速增長,另一方面,隨著人口壽命提高,為了追求生活質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養生保健,這也帶動了生物仿制藥、現代中藥和保健品的大規模使用。
多種原因導致企業利潤下降
對于企業來說,產值固然重要,但利潤才是維系企業生存的根本。而上月發改委發布“2011年上半年醫藥產業經濟分析”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醫藥企業的利潤增速比去年同期37%的增速相比,減少了接近15個百分點,為21.2%。
今年1-7月份醫藥企業的利潤增速,報告里面沒有提及,但就采訪的幾位專家的調研情況來看,利潤增速與上半年相比,沒有多大的提升。
這種利潤增速小于產值增速的情況,意味著市場受到某種扭曲。
這種市場扭曲的來由說法不一,華寶證券醫藥生物研究組組長俞向兵認為,上半年利潤增速的下滑主要來源于通脹的原因,上半年能源和中藥材價格均顯著攀升,并且人力成本的漲幅也比較客觀。根據他在廣東一些企業調研的結果,今年上半年很多藥企的負責人均表示,今年上半年的員工工資漲幅在20%以上。能源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人力成本的高漲,進一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大大減少了企業利潤的增長速度。
而于明德則強調,造成企業利潤增速明顯下滑的“罪魁禍首”是目前的基藥招標采購政策,尤其是“唯低價是取”的安徽模式。這使得企業為了使產品中標,拼命壓低其價格,甚至不惜虧損,“這樣量雖然上去了,其實企業是賣得越多賠得越多,利潤肯定上不去”,于明德說。
利潤增速未來走向不容樂觀
對于今年下半年的走勢,記者采訪的專家都對企業獲利增速情況不太樂觀。于明德直接就跟記者表示,在目前的基藥招標采購制度下,企業只能進一步壓低價格,從而利潤增速肯定繼續走低。
俞向兵則表示了有限樂觀的態度。他認為,目前的能源與原材料價格比之前均有所下降,而且各個企業的人力成本在下半年不可能有多大變動,因此,若無其他的負面因素影響,企業下半年的利潤增速估計能與上半年持平。
另外,9月27日,中證醫藥100指數收于1117.30,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0.08%,同時也是今年以來,繼6月20日的1121.27之后,再創新低,雖然這和目前整個經濟形勢有關,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目前市場對于醫藥行業的一定的悲觀情緒。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