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0/7 0:00:00 來源:
未知
今年7月初和8月底,雙贏集團分別在山東省德州市和河北省廊坊市召開了兩場雙贏生態肥料產品招商會。會上,經銷商對生態肥料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現場訂購近4000噸。兩場招商會的成功舉辦,表明雙贏集團董事長藍森古和他的團隊所打造的生態肥產品贏得市場認可,意味著藍森古距離他的生態夢想又近了一步。
1 “生態夢”的起點:讓農產品回歸原味
藍森古的腦子里充滿了生態的理念。他說:“促使雙贏研發生態肥的初衷就是想讓大家能夠重新吃上多年以前,就像我們小時候所吃的那種原汁原味的農產品。”無論是在有數百人參加的大會上,還是在與朋友的私下交流中,通過對肥料源頭的管控來實現生態食品的理想都是藍森古一直掛在嘴邊的話題。
自從2009年11月15日,雙贏集團總部正式從重慶移師北京開始,藍森古就一直致力于生態肥的研發、生產和推廣。從最早提出發展生態肥理念到2010年8月28日,中國農科院·雙贏集團生態肥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再到雙贏生態磷酸二銨和生態緩釋肥料的誕生,雙贏集團耗時近兩年,投入研發資金1000多萬元。
兩年里,藍森古將絕大部分精力傾注在生態肥料的研發攻關以及新產品推廣上。為什么如此重視生態肥的研發?因為藍森古一直有一個“生態”夢,小時候那種不施或少施化肥,未噴農藥和化學催熟劑的原生態蔬菜、水果的甘甜鮮美一直深深地印在藍森古的記憶里。當前,食品安全事件頻發,農產品也失去原有風味。藍森古認為,這與農民大量施用化肥、農藥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這些年來,我國糧食年年豐收,但在糧食增產的同時,農產品的品質已經大不如以前,食品安全問題已經直接威脅到人類健康。”藍森古表示,肥料是糧食的“糧食”,是食物鏈的核心環節之一,必須高度重視。
而真正促使藍森古發展生態肥料的,主要是兩件事:一是在國內三氯氰胺毒奶粉事件發生后,很多人都不辭勞苦、花費很高的成本去香港購買奶粉。另一件事則是藍森古有一次在廈門一家五星級酒店的超市看到,有很多人排隊花高價購買國外的進口農產品。這兩件事讓一直懷著“生態”夢想的藍森古仿佛看到了我國生態產業的希望,捕捉到未來肥料行業的需求和農業發展的方向。
藍森古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消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對健康、安全、無污染、原生態食品的需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化肥農藥的過量施用,農業面源污染、土壤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國家各級部門將會高度重視農業生態環境。因此,雙贏集團緊緊把握肥料行業發展的趨勢,心系農產品安全和國民健康,響應國家在化工行業大力推行低碳、環保、綠色發展新模式的號召,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從傳統的基礎肥料轉向無污染、低能耗、高技術的“生態肥料”領域,致力于生態肥料、生態農業、生態食品的研發、生產和推廣,讓農民豐收致富,讓國民身體健康。
2 “生態”夢的內涵:三大特點、四大功效
不管是面對專家、記者還是經銷商,藍森古經常會現場提出有關生態肥三大特點、四大功效的問題。現在,不管是雙贏的普通員工,還是推廣生態肥的經銷商都能流利地闡述雙贏生態肥的特點和功效。
雙贏生態肥料的三大特點:一是鈍化肥料中有害重金屬,如砷、鎘、鉛、鉻、汞等;二是嫁接高科技植物益生菌和活性物質;三是添加生態有機質和鈣、鎂、硫、硼、鋅等中微量元素。四大功效:一是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大幅提高農產品品質,三是大幅提高農產品的商品價值,四是大幅減少農藥使用量。
看似簡單的幾十個文字,但要真正讓肥料產生效果,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實上,早在藍森古剛剛提出發展生態肥概念之時,就曾專門召開過生態肥論證會,當時就有專家指出,要想在復合肥或者二銨等高濃度肥料中添加益生菌和活性物質非常困難,因為肥料生產過程中的高溫環境以及酸堿度的變化,稍有不慎就會將這些菌類和活性物質殺死,難以發揮活化作用。盡管傳出質疑的聲音,但藍森古毅然頂住了壓力,主動向中國農科院的專家提出研究方向,親自參與科技攻關。這個由企業家和科學家聯合組成的課題組潛心研究、各個擊破,不斷嘗試改進肥料的原材料和生產工藝,解決了益生菌難成活、重金屬雜質難去除等問題,成功研制出高技術含量的雙贏生態肥料。
正是通過中國農科院專家和雙贏集團院企合作,才最終讓這一系列難題得以克服,讓雙贏生態肥產品得以成功問世。而且,通過雙贏集團委托中國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的河北廊坊小麥試驗基地、福建安溪鐵觀音茶葉試驗基地、福建平和蜜柚試驗基地、山東壽光蔬菜試驗基地的試驗示范結果證明,雙贏生態肥產品實現了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農產品品質、提高農產品的商品價值、減少農藥用量四大功效。根據試驗測算,雙贏生態肥利用率可以高達60%以上,而且由于肥料中添加了有機質以及中微量元素等,大大提高農作物品質,增強了抵御病蟲害能力。由于雙贏生態肥在生產過程中選用優質原材料,并對原材料中的雜質進行加工處理,所以施用后不會給土壤帶來有害物,造成二次污染,減少了土傳病害發生率。
此外,眾所周知,我國農業生產中,由于長期大量使用化肥而利用率較低,從而導致大量的磷肥、鉀肥資源沉積在土壤中,得不到應用,而雙贏生態肥產品中添加的活性物質,則能起到活化土壤的作用,使過去沉積下來的磷、鉀等養分得以重新利用,改良土壤。
3 “生態”夢的愿景:打造“全生態產業鏈”
藍森古是個執著的人,認準的事情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如果說成功就是堅守自己的夢想并不顧一切去做,那么藍森古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佐證。
在堅持了兩年以后,藍森古迎來了收獲的喜悅。因為雙贏生態肥施用效果明顯,在投放市場后,深受農戶和經銷商好評,訂單紛至沓來,生態肥生產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除現有的重慶南川7萬噸生態肥生產線之外,雙贏計劃把南川的產能擴大至10萬噸,并在內蒙古、甘肅、山東德州和貴州各上馬10萬噸的生態肥生產線,總產能將達50萬噸。其中,德州、南川和甘肅的產能年底即可投產,其他兩條生產線將于明年投產。
生態肥的推廣應用大獲成功,但藍森古的生態夢想絕不僅是研發生態肥這么簡單,與其說雙贏是推出了一種革命性的肥料產品,倒不如說雙贏是在借助新型肥料來倡導一種先進的生態理念。現在藍森古考慮的是,如何打造一條從生態肥料到生態農業再到生態食品的完整產業鏈。
在藍森古的規劃里,發展高端生態農業需要水質純凈、空氣清新、土壤無污染三個條件,他還計劃下一步要在重慶南川的金佛山、貴州開陽的富硒農業區以及福建平和縣的太極峰等生態環境優美的地方開辟雙贏生態種植園,將這些地方作為雙贏生態農業實驗基地,種植生態農產品。
實際上,藍森古已經在進行這樣的嘗試,在雙贏集團旗下的酒店里,部分大米、面粉以及蔬菜、水果都是通過雙贏示范基地供應。藍森古表示,要讓雙贏的高管和員工們先嘗、先試驗用生態肥種出的農產品,只有雙贏人自己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吃出了健康,才能推向市場。
如何才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雙贏的生態事業呢?藍森古表示,生態農場種出的農產品要比普通農產品品質好,自然會在市場上賣出高價,他相信等大家看到了生態農產品價值,就會主動加入。他希望通過倡導生態農業,激發大家的生態意識,吸引更多的人投身生態農業,共享生態食品。“從生態肥到生態農業再到生態食品,是解決國家食品安全的可行性方案,但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個艱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雙贏愿做其中的一分子,先行先試,做成功了,再來引導大家共同發展生態農業。”藍森古充滿信心地說。
從他質樸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到藍森古,一個敢想敢做的閩南企業家,從福建到重慶再到北京,從礦業到傳統肥料再到生態肥料、生態農業、生態食品,一步一步實現他的生態農業夢、食品安全夢!
(鄭敏 張弛 于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