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0/22 0:00:00 來源:
未知
在近日衛生部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部藥政司司長鄭宏公布了即將調整基本藥物目錄的消息。“應該說,基本藥物目錄的調整已經擺在我們的面前,最晚不能晚于明年。”鄭宏表示。
“整體版”取代“基層版”
2009年制定基藥目錄時,衛生部先出臺了一個涵蓋307個品種的基層版,并允許地方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補。不過,基層版基藥目錄在使用過程中,各地醫院均反映品種比較少,劑型比較單一,不能滿足各地基本用藥的需求。
鄭宏透露,衛生部將充分調研各地基本用藥的使用情況,充分吸取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相關經驗,特別是要與各地開展的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臨床路徑要做好銜接,同時跟重大公共衛生項目里面的一些用藥相銜接。“因此,這個目錄應該是一個整體版,應該在品種的數量上、在劑型上會有所增加。”
不過,到目前為止,在全國范圍內,基藥制度尚未在二級以上醫院推廣,大醫院版基藥目錄亦未制定。因此,從目前的信息來判斷,這個“整體版”大有涵蓋基層醫院與二級以上醫院之意。
中國醫藥(600056,股吧)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認為,目前各地均反映基藥不夠用,但又出現了各地盲目增補的現象,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基本醫療病種目錄”,因此基藥目錄調整必須與制定“基本醫療病種目錄”相結合,根據基本醫療病種目錄確定所需藥物目錄。
瑞銀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季序我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基藥市場不及整個國內藥物市場的10%,因此基藥目錄一旦調整,對醫藥行業面的影響并不大,但對以基藥產品為主的醫藥企業則影響比較大,如華北制藥(600812,股吧)、石藥集團、科倫藥業(002422,股吧)等。
統一定價機制難產
不久前,一種臨床常用必備藥魚精蛋白注射液,因為價格太低幾無利潤而出現了全國性斷貨現象。而基藥中,亦有復方利血平片等部分常用藥因為價格低廉、原料藥供應斷裂而供應緊張,低價藥的“斷貨魔咒”頻頻出現。
于明德說,目前基藥產品價格混亂,部分基藥經常性斷貨,這都是省級招標采購“最低價中標”惹的禍。
基于此,新的基藥定價機制也在醞釀之中。8月份,一些大企業紛紛收到國家發改委的內部征求意見文件,國家發改委擬對30個基藥品種和11個中成藥進行全國統一定價,地方招標采購不再招價格,只招廠家。
兩三個月過去,基藥統一定價政策仍未出臺。本報記者獲悉,針對基藥統一定價國家發改委仍未有具體框架,包括統一定價產品的遴選標準、品種數量、定價水平、如何與現有基藥政策銜接和是否定點生產等,都尚未形成統一意見。
從行業來看,由于產業鏈完善程度、產品組合、產能規模、生產成本不一樣,醫藥企業對統一定價的訴求也有所不同。“品牌企業希望定價從高,這樣才有足夠的利潤空間生產供應,但中小企業卻希望定價從低,這樣他們才有低價優勢。”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基藥統一定價最大的難點,就是與現有地方招標采購政策如何銜接的問題。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