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0/29 0:00:00 來源:
未知
天津醫藥集團“先有集團后有公司”的發展路徑,似乎注定讓其選擇了一條為配合集團戰略化運營而實施的“自上而下”的
信息化道路。
從2007年啟動全集團統一規劃的信息化建設為集團發展發揮了其精準、及時、管控的實效,同時,也為集團的生命注入了活力因子。天津醫藥集團目前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它的信息化之路或將為其他企業提供借鑒。
自上而下推進集團信息化
在集團推進信息化建設,就像要“車同軌”,如果標準不一,接口不同,各種數據就無法流通,信息化也就成了“花瓶”。
如今的天津醫藥集團力推化學和生物藥、綠色中藥、高端醫療器械和現代商業物流板塊四大產業板塊,下屬企業達100多家,還有上千家藥房連鎖店,已成功躋身中國500強。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該集團游刃有余,不能不說很大程度歸功于自上而下的信息化建設。
不同于很多大型國企先有核心企業后繁衍成集團公司的狀況,天津醫藥集團是由天津市醫藥管理局改制演變而來,其間經歷多次并購重組,屬于典型的“先有集團后有公司”的發展模式,而這無疑增加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難度。
據天津醫藥集團副總經理兼總會計師馬貴中介紹,此前,集團各成員單位均實行分散式管理,這就形成各單位的業務信息分別存在于不同的系統中,產生的最大問題是各種生產、財務數據集中不上來,源代碼不一樣,這造成“語言不通”,結果是統一分析、匯總極為困難,數據不能共享、集成。
按照天津醫藥集團信息辦主任劉伯彥的形象說法,以前集團的信息化建設,面上看熱鬧,但是實際上支離破碎,需要把它們梳成辮子。
因此,為了將集團信息化有效推進,起到實際效果,由馬貴中牽頭負責最終進行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其中,如何調動下屬單位的積極性成為一大挑戰。經過反復研究,總結以前開展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和教訓,集團最終決定從整體利益出發,統一規劃、分步實施。
經過幾年來的信息化建設,集團和企業形成共建的合作模式,即帶有共性化的信息化系統建設由集團出資,為下屬單位統一實施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在統一實施的基礎上,對有個性化需求的單位,企業可以自己出錢進一步完善系統建設。
財務成為突破口
作為集團管理的基礎和核心部門,財務部門信息化建設成為了集團信息化建設的突破口。
在實際推進信息化建設中,該如何尋找突破口呢?作為集團管理的基礎和核心部門,天津醫藥集團的財務部門成為信息化建設的首選。
據馬貴中介紹,2007年之前的10年,財務信息化一直在隨著集團的發展不斷改進。為了夯實財務基礎,集團曾實施了包括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會計工作電算化和財務管理制度化在內的“老三化”戰略。
隨后,從謀劃集團財務管理出發,又制定了“新三化”戰略,即優化資金管理、強化財務監控、細化預算監控。不可否認的是,“老三化”、“新三化”為集團信息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但是,彼時的信息化尚不能滿足企業管理需要,離支撐企業的戰略發展還有一定的距離。
從2007年開始,天津醫藥集團信息化進入了長達6年的建設規劃新階段,計劃到2012年完成集團財務、協同辦公、人事查詢、固定資產管理、數據直報、軟件正版化、數據中心及網絡平臺的建設,生產運營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市場運營管理系統、財務預算和資金管理、研發中心和戰略中心的五大業務中心的建設,下屬單位的ERP建設逐步推廣應用。
設立這樣的結構,目的是通過搭建一個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圍繞集團五大業務中心建設“五個管控中心”,實現企業生產和經營各類活動的精細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同時,也滿足集團總部集中監管需求,又兼顧下屬單位業務個性應用的需要,在集團總部與下屬單位實現了合理均衡的集權與分權。
信息化促進企業戰略發展
“信息化讓我們可以摸清集團底數,加強集團對下屬各成員單位的管控,最終成為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的有力工具。”馬貴中由衷感嘆說。
在集團信息化建設之前,高層領導無法實時得到下屬企業財務及業務信息,也無法及時深入到下屬企業內部查看信息,多年積累的大量數據分散在各個下屬單位,得不到分析和利用,無法為企業未來決策提供支持。
不過,現在馬貴中很開心,因為從集團信息化建設實施以來,很多方面得到改觀。其中,最顯著的變化是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及效率都明顯提高。比如,以前要想看季報都不容易,錯后一個月才會拿到報表是“家常便飯”,現在可以及時看到數據準確的月報。
馬貴中感嘆道,這不僅有利于集團及時掌握下屬單位的準確信息及時運轉狀況,為管理層決策提供依據,也可以更好地執行新的會計準則,“而且反映在資本市場上就是投資人的信任,比如集團通過發行中期票據、發行企業債、鼓勵下屬企業上市等多種形式可以快速融資,這在如今直接融資市場緊張的情況下是很不容易的。”會計信息的及時性還表現在,集團可以隨時了解下屬單位資金使用情況,作為一個“總調度”,動態調撥“資金池”中的資金,實現財務成本及時間成本的降低。而管理層級也因信息化由以前的6-7級“壓縮”到現在的3級,扁平化的管理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預算方面,天津醫藥準確而高效的信息實現了對財務成本的及時監控、分析,避免了成本與價值倒掛的現象。尤其是“十一五”以來,對于醫藥行業來說,降價的壓力和成本上升的壓力時刻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借助信息化系統對其各種費用進行實時監控,如學術推廣、科研投入、廣告投入等,分析其投入與產出,可以及時控制無效投入,將錢用在‘刀刃上’。”馬貴中說,這實際上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信息化作為一種重要手段,集團運用其提供的經營數據分析,事實上提高了整合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