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2 0:00:00 來源:
未知
在傳統藥店開辦網店步履維艱、淘寶商城
醫藥保健頻道因不規范操作而被要求整改等不良氛圍下,醫藥經濟報記者卻從開心人大藥房
網上藥店董事總經理史文祿處獲悉:正式上線1年半的開心人網上藥店,今年9月的
銷售額突破了400萬元,預計11月接近600萬元,最新財政年度內完成6000萬元的銷售額沒有懸念,到2012年的銷售額目標是2億元。
“低調”上網
與國內大型連鎖藥店動輒10億~20億元甚至過30億元的年銷售額相比,2億元并不起眼,但對中型連鎖藥店而言,這樣的銷售規模已能立足百強連鎖陣容。據了解,開心人集團共有100多家地面實體店,年銷售額10多億元,2億元已達到近10%的比例,而目前網上藥店整體銷售額尚不及行業總銷售額的1%。
開心人網上藥店前期投資近千萬元,去年4月開始線上運營,發展不過1年半,已取得了令同行艷羨的成績。但史文祿并不滿意,他認為,過去5年是網上藥店的初級階段,是成長期,發展較為緩慢,“現在是時候進入較快的發展期了”。
熟悉開心人的業內人士記憶猶新,堪稱業內最早揭竿平價大旗的開心人大藥房,當年不僅經受住了來自上游廠家、供應商的壓力,也一度遭到同行“鯰魚”的本能排擠,開心人因此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當時的開心人也樂于高調行事。在平價藥店風起云涌的那些日子,開心人頻頻見諸報端。但是,自從引入風投日本日興集團的資金后,開心人悄然消失在業內人士的視線里,近年的中國百強連鎖藥店排行榜上也不見其蹤影(不參與排名)。
現在看來,相對于同行不斷跑馬圈地、實體店隊伍日益壯大、傳統藥店紛紛轉型大健康、多元化商品銷售額節節上升的光鮮景象,開心人選擇了另一條布滿荊棘的道路低調前行。此前,業界還一度猜測:“開心人也許是與VC簽下對賭協議而受制于人。”開心人內部人士否認了這一說法。
此番開心人網上藥店以驕人業績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被外界視為“蟄伏數年后的對外交代”。對此,外界揣摩:“開心人決心不小,涉足投入不菲、回報較為漫長的網上藥店,恐怕是將電子商務視為轉型目標了。”史文祿對此觀點表示肯定,他說:“在開心人目前的所有戰略中,發展電子商務確實排在第一位。”他認為,傳統零售藥店的格局已固化,網上渠道可打破行業原有壟斷,為格局改寫提供機會。
“瓶頸”增多
電子商務驚人的市場潛力讓業內垂涎不已,但受非法網上售藥行為沖擊,正規網店的銷售額大打折扣,難以支撐高企的運營成本。究竟是網購藥品的消費習慣尚未成熟,還是網上藥店的運營管理存在“瓶頸”,成為業內人士爭論不休的話題。
而在不久前,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監管過程中發現,淘寶商城網站存在一些不規范的問題,比如鏈接到網上合作藥店的二級網站未經審批,當中涉及的藥店均是國內知名的大型連鎖藥店。業內認為,淘寶網只獲得《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希望借助具有網上售藥資格的網上藥店共同把業務做大,而政策羈絆不但讓淘寶網尷尬,更讓那些本就生意欠佳的網上藥店遭遇又一盆“冷水”。
此外,有業內人士總結認為,運營不成功的網上藥店都有一個相似的特點——網上藥店只作為公司的一個部門存在,這也是制約網上藥店發展的因素之一。史文祿告訴記者:“開心人網上藥店以獨立的方式誕生,擁有獨立自主權和快速決定權,這是公司的架構所需。”換言之,傳統企業對電子商務的專業性和復雜性缺乏理解,可能會設置種種障礙,網上藥店獨立經營可以打破這種障礙,實現高效運作。目前,這樣的大膽運作在國內尚不多見,業內人士認為,或許獨立的電子商務公司正是助飛開心人網上藥店的良好機制。
醫藥商品有其特殊性,運營網上藥店的人才既要懂電子商務,又要熟悉醫藥行業,這樣的復合人才在業內少之又少。因此,人才被視為制約網上藥店發展的另一大因素。曾在北京金象大藥房網上藥店工作的史文祿就表示,網上藥店供應鏈非常復雜,對人才的要求比較高,需要長期培養,傳統醫藥公司進軍電子商務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至于困擾網上藥店發展的物流配送問題,開心人的解決之道是:“現在主要是跟國內著名的第三方物流展開合作。不過,目前已在北京、南昌建立物流中心,上海的物流公司正在投建,明年將加大投入,主要考慮在中國的一級城市陸續部署開心人自己的物流中心。”史文祿向記者透露,“下一個目標城市可能是成都和廣州。”
【編后】醫藥電子商務潛力無限,但能分享盛宴的則了了,于是,很多網上藥店都對自己的業績諱莫如深。之前,九州通與京東商城合作,由京東商城增資九州通全資子公司北京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下屬的北京好藥師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打造醫藥電子商務平臺,可謂走出了一條B2C的探索之路,如今成績如何還未可知。
開心人網上藥店顯然走了另一條路,成立獨立的電子商務公司自己運作,并將此模式帶來的高效運作歸結為成功的原因。筆者以為,在制約網上藥店發展的眾多因素中,運作效率的重要性還不足以決定網上藥店的成敗,開心人網上藥店成功的原因或許并不在此,也許只有在摸清其有無盈利、盈利品種、日配送品種類別和數量、客戶結構和配送成本占比等情況后,才能對其業績進行更客觀地評價。
至于物流配送問題,自建物流中心能否最大程度地節約成本值得探討。與第三方物流相比,物流中心的建設資金投入和運作成本等都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果這些物流中心在為網上藥店提供物流配送之余,沒有找到更多的配送或增值業務,筆者實在看不到它可能帶來的盈利點。事實上,與第三方物流合作,可以通過購買保險解決貨物運送過程中出現的遺失、毀壞等風險,投入的成本遠遠低于建設一個物流中心,反而更能為盈利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