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11 0:00:00 來源:
未知
FDA出臺了一份有關臨床研究監查的指導原則草案(Guidance for Industry Oversight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s——ARisk-Based Approach to Monitoring)。該指導原則草案強調了集中化監查(Centralized Monitoring)的重要性。在此之前,FDA撤銷了1988年公布的臨床研究監查指導原則。1988年的指導原則強調現場監查的重要性,也正是由于該指導原則,申辦者和CRO制定了臨床研究相關的現場監查
標準操作規程。
伴隨著新草案的出臺,FDA對于臨床研究監查轉向了集中化管理。對于CRO產業而言,必將帶來不小的變化。曾幾何時,CRO的主要利潤就是來自提供現場監查服務(On-Site Monitoring)。現在FDA不再強調現場監查,意味著CRO公司管理和人員結構也將隨之調整。
所謂集中化監查,是一種基于新藥臨床研究風險的監查模式(Risk-based Monitoring)。該模式是指在臨床研究過程中,充分關注那些影響臨床研究質量和患者權益的關鍵因素,或者叫風險因素,并針對這些關鍵的風險因素進行監查。通過集中監查臨床研究中最關鍵的數據,確保受試者的利益得到保護,更有效率地來控制臨床研究的總體質量。既往的模式往往對所有臨床研究機構(Site)進行100%的原始資料核查(SDV),容易造成資源浪費,而且對臨床研究關鍵環節的監查力度不夠。
集中化監查是一種遠程監察模式,與傳統的現場監查的區別在于,CRA不需要到各個臨床研究機構現場監查。依靠電子病例報告表和一些臨床研究數據管理系統,臨床研究人員在辦公室就可以進行遠程監控。這種集中化的監查主要集中以下方面:
*與臨床研究主要評價指標相關的數據;
*試驗方案要求的有關安全性的數據;
*有關嚴重不良事件的數據;
*入選排除指標;
*與試驗盲法相關的問題;
*知情同意書及相關的文件記錄;
集中化監查并不是完全拋棄現場監查,但會大幅度減少現場監查的次數。在集中化監查的前提下,輔以少數的現場監查,效率更高,監查更有目的性。
在新的臨床研究工具(如電子病例報告表)不斷推陳出新的前提下,FDA推出了臨床研究監查新的指導原則,無疑是這個行業的巨大進步,同時會令CRO行業發生深刻的變化,并給臨床監查員(CRA)提供更合理的成長空間。
近10年來,臨床研究隊伍迅速膨脹,從業人員越來越多。CRA仍然是工作量最大的一個職業群體。對于新藥臨床研究的質量控制,專業公司的QC人員已經查到了連錯別字和標點符號都不放過的水平。很多質控內容與新藥研發本身沒用絲毫關系。
對臨床研究各個枝梢末節的過度關注,造成制藥公司或CRO公司管理上負擔過重。這在很大程度上令藥品研發成本不斷增高,研發單位不堪重負。筆者認為,FDA出臺新的指導原則是基于對新藥研發效率低下的考慮。該指導原則或可遏制當前CRO行業的膨脹速度。
就北美CRA的
就業形勢來講,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大規模裁員,筆者認為有以下原因:
首先,FDA推出的集中化監查指導原則,目前還是一個草案,從推出到實施,需要一個過程。
第二,實際上各大跨國公司早已開展集中化監查。很多公司已不要求100%的原始資料核查,一些CRO也設定了新的監查角色,例如臨床研究監查助理(CMA,Clinical Monitoring Associate)。CMA已取代CRA成為各臨床研究機構研究者的首要聯系人。CRA的監查頻度大大減少,同時負責的研究機構數量增加。例如,5年前一個CRA可能只需要負責5~6個研究機構的監查,而現在負責的數量已多達20個。
第三,FDA制定新的指導原則,不是為了讓各藥廠減少研發投入,而是將研發投入合理化。節省下來的資金會讓更多新藥進入臨床研究,這樣也將增加CRA的就業機會。
第四,新的模式會產生新的部門。集中化監察需要有經驗的CRA。數據管理部門能協助CRA更好地進行監察,卻無法代替CRA的角色。
第五,FDA歷來不會對臨床研究監查方式進行強硬規定。臨床研究監查的具體模式,往往是研發單位自己來定。即使FDA不要求現場監查,仍會有很多申辦者堅持這樣做。臨床研究最關鍵的是質量,隨著研究的持續,適時的質量控制是必須的。
總之,FDA推出新指導原則,是對臨床研究監查模式的優化。當然會對臨床研究行業產生影響,但從長遠看是有利于行業發展的。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