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12 0:00:00 來源:
未知
記者從“第十五屆北京國際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上了解到,在北京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G20工程)的推動下,今年1至8月本市生物醫藥產業已實現總收入449.7億元,同比增長19%。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楊偉光透露,今年北京生物醫藥產業總收入有望突破700億元。
專家分析,從2009年起到2013年,中國將為全球藥品銷售增長貢獻五分之一的份額,中國醫藥市場每年將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2013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三大藥品市場。北京,作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資源最為集聚的城市,打造全球醫藥創新城市是未來發展的重點目標。
據楊偉光介紹,在G20工程的推動下,北京著力支持一批規模骨干企業,培育一批有潛力的創新型企業,引進一批國內外重點企業,目前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初具產業規模,已進入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
截至目前,北京已先后篩選評定出50家G20企業,形成了支撐產業跨越發展的核心力量,并實施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操作策略。其中,“G20創新成果轉化基地”通過支持創新品種的產業化,共帶動蘇黃止咳膠囊、阿德福韋酯片等十余個重大創新品種相繼投產,預計今年可實現產值26億;以G20企業重大創新品種為代表的55個醫藥創新品種也被相繼納入本市醫保目錄。
今年,在原有24家生物醫藥跨國公司在京發展的基礎上,德國拜耳將全球普藥中心遷到北京,德國默克、美國默沙東也相繼在北京建立了研發中心,這使生物醫藥領域成為北京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內容。
為支持生物醫藥企業的創新藥物研發和科技成果產業化,北京還積極加大資金引導,在市統籌資金中每年投入不低于2億元支持生物醫藥企業發展和重大成果產業化;同時,組織和引導G20企業積極對接“重大新藥創制”等國家重大專項,僅去年就獲得中央財政經費5000萬元,今年預計獲得中央財政經費9000萬元。
目前,北京正朝著2012年生物醫藥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的目標努力。預計到2017年,有望實現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占北京GDP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從而推動生物醫藥產業成為本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
“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已進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楊偉光透露,未來本市將大力發展干細胞、生物芯片、新型緩控制劑、納米制劑等前沿技術,全力推動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在更高起點上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引領首都經濟走上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的軌道。
據悉,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生物技術藥物上市銷售,另有400多個品種可能完成臨床研究投放市場,在2010年世界前20位的暢銷藥物中,生物技術藥物占到7種。楊偉光預計,到2020年全球生物技術藥物將占全部藥品銷售收入比重的三分之一以上。
其中,到2015年,中國生物醫藥市場有望達到1000億美元。
在《醫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討論稿)》中,生物技術藥物已被列為五大核心發展目標之一。據了解,我國將圍繞生物技術產業重點突破“組學”技術、干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合成生物學技術、生物芯片技術、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技術、分子分型與個體化診療技術、基因操作與蛋白質工程技術、藥物分子設計技術、生物過程工程技術、生物催化工程技術、生物安全關鍵技術、動植物品種設計技術等12項關鍵技術。
盡管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市場雖然仍居全球藥品銷售主導地位,但市場增速將放緩至1%—4%,而以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等為代表的十余個新興醫藥市場預計將以14%—17%的速度增長。為生物技術藥物和生產企業打開廣闊的市場空間。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