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15 0:00:00 來源:
未知
這些零售價在10元以上的藥品,其出廠價可能只有幾毛錢。

除了克林霉素磷酸酯的中間利潤達到2000%外,其它藥品利潤也超過1000%。
本版圖片央視截屏
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道
近年來,藥價問題很受大家的關注,為了降低藥價,減輕老百姓的用藥負擔,相關政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項就是藥品的招投標制度,規定所有公立醫院使用的藥品必須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統一招標采購,那么,在一些地方,藥品招投標制度是否落到了實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藥價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呢?北京的張先生反映了他遇到的一件怪事,他所用的一種名為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藥品在北京和山東的醫院里價錢相差很懸殊,那么張先生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這種常用藥品會不會存在價格問題呢?
京魯兩地同種藥價差4倍
北京的張先生患有慢性支氣管炎。今年2月,張先生到山東濟南出差,慢性支氣管炎突然發作,于是他前往附近的一家診所治療,診所的醫生給他開的藥是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可是一看藥費單上的價格張先生吃了一驚:“也就是10元吧。在北京將近40元呢!相差這么大?”
張先生告訴記者,在北京的時候每次慢性支氣管炎發作,他都會去隆福醫院,醫生給他開的同樣是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而每次輸液的費用大約在40元左右,但在濟南的這家診所輸液一次還不到10元。據張先生介紹,北京的醫院和山東的診所給他開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包裝完全相同,生產廠家也都是山東魯抗辰欣藥業有限公司,就連產品規格也是一樣的,都是2毫升:0.3克。
克林霉素磷酸酯是一種常用消炎藥,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扁桃體炎、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和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的治療。
張先生輸一次液要用三支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在北京隆福醫院每支售價是12.65元,也就是說每次輸液就要花費將近40元。而在山東的這家診所,輸一次液還不到10元,費用僅相當于北京隆福醫院的四分之一。
為了弄清這種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價格差異背后的秘密,記者前往山東展開了調查。
記者首先來到了給張先生開藥的這家診所,這里的醫生介紹,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每盒有6支,雖然他們這里的售價不高,但肯定不是假藥。“這個東西沒有敢賣假的,別說針劑,片劑都沒人敢賣假的。”診所工作人員一再向記者保證,他們這里賣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肯定不是假藥,都是從正規渠道進的貨。他還告訴記者,他們這里售價不高,主要原因是從醫藥批發公司進貨的價格就比較低。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盒6支裝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醫藥批發公司的售價在3.85元左右,而醫藥批發公司從藥廠進貨的出廠價,每支僅在0.6元左右。
出廠價和中標價差了18倍
記者隨后來到了北京隆福醫院。在這家醫院記者發現,山東魯抗辰欣藥業生產的同一品種、同一規格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每支售價是12.65元。工作人員稱,他們都不是自己定價,藥品的價格都是按照北京市的統一招標價執行的。“我們12元多是北京市中標價,全北京市招標的價錢就這一個。批發(中標)價、零售價這兩個價格定死了,不讓你動。高了也不行,低了也不行,你就這一個價格賣?!?
據了解,為了遏制藥品虛高定價,從2001年開始我國全面推行藥品集中招標,規定所有公立醫療機構使用的藥品必須實行競價采購,價格由當地的省級藥品集中采購管理辦公室審定公布。這個審定公布的價格叫作中標價,而中標價是醫院采購藥品的最高限價。
此外,為了保障醫院的合理利潤,維持醫院的正常運營,按目前我國醫療價格政策規定,醫院實行的是藥品加成政策,也就是醫院對采購的每一種藥都可以在進價的基礎上加價15%賣給患者。北京隆福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醫院的藥價就是按照北京市現行的各項規章制度制定的,都是符合規定的。
按照隆福醫院工作人員的說法,每支規格為0.3克2毫升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在北京中標價是每支11元,順加15%之后,就是醫院目前執行的零售價每支12.65元。記者隨后對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在北京市的中標價進行了查詢,結果發現這種藥品中標價的確是每支11元。然而根據記者此前在濟南了解的情況,這種藥品出廠價只有0.6元左右,也就是說,這種藥品在北京的中標價是出廠價的18倍,從出廠價到醫院終端價,中間利潤更是高達2000%以上。
藥價中超50%成各種回扣
那么,這種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每支高達11元的中標價究竟是如何制定出來的呢?各環節超過2000%的中間利潤又是怎么分配的呢?記者電話采訪了負責北京市藥品招標的官方機構——北京市藥品集中采購中心。
北京藥品集中采購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北京市藥品中標價都是先根據藥品生產企業提供的報價,最后由北京市招標辦組織專家評審后確定。隨后,記者在北京找到了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銷售代理公司——北京紫華康太醫藥公司。據該公司負責人透露,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廠價每支0.6元多,他們公司以4元的價格賣給醫藥代表,每支賺3元多。但這3元多并沒有全部進他們自己的腰包,其中很大部分是招投標所花的費用。為了能保證藥品高價中標,他們必須打通各個環節,這筆費用就是所謂的推廣費,但具體數目是多少,他始終沒有告訴我們。不過他透露,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高價中標之后,為了讓北京的各大醫院采購,他們還要給醫院、醫生、醫藥代表所謂的“返費”,也就是回扣。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醫藥公司賣給醫藥代表的價格和醫院采購價之間的價格差,就是他們行業內部所說的返費。北京紫華康太醫藥公司以每支4元價格,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賣給醫藥代表,醫藥代表再以中標價11元賣給醫院,中間差價7元。這個中間差價就是“返費”。
那么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每支7元的所謂返費又是怎樣分配的呢,醫藥公司的負責人告訴我們,這些所謂的返費醫藥代表拿走10%左右,其他的都作為回扣給了醫院和醫生,而這當中開藥醫生的回扣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一般都要占到藥品中標價的40%左右。
按照這位負責人的說法,每開一支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醫生就能拿到4元左右的回扣,而每輸液一次,需要3支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也就是說患者每輸液一次,開藥醫生就能拿到12元左右的回扣。那么這名負責人的說法是否屬實呢?記者再次前往北京隆福醫院進行求證,但是對于回扣的問題,所有的工作人員和醫生都閉口不談,醫生到底拿沒拿回扣,從醫藥公司到中標價之間高達7元的差價究竟進了誰的腰包,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藥品利潤是奢侈品的近10倍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經過層層把關審核,中標價為什么還會定得這么離譜呢?記者在電話采訪北京市藥品集中采購中心的時候,并沒有得到正面的回答,對方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他們定價都是按規定的程序組織國內權威的專家來審定的。那么專家們又是依據什么,把一支出廠價只有0.6元左右的藥品,中標價定到了11元呢?記者多方聯系參加北京市藥品招標評審的多位專家,但采訪均遭到拒絕。
據業內人士透露,專家組審定藥品中標價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藥品生產廠家提供的材料。隨后記者再次前往山東,對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生產企業魯抗辰欣藥業有限公司進行了調查。
山東魯抗辰欣藥業是綜合性化學藥品制劑生產企業,該企業公布的數據顯示,每年的針劑產量達到20億支。據這家企業的銷售負責人介紹,他們提供給北京市招標辦的價格屬于商業秘密,不能透露。
對于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究竟如何能高價中標,藥廠的這名銷售負責人始終回避。據知情人士透露,藥品的中標價定得越高,醫院加價受益也越高,給醫生回扣越多,醫院也就更愿意使用,藥廠、醫藥公司、醫藥代表賣的藥也就越多,換句話說,藥廠、醫藥公司、醫藥代表、醫院、開藥醫生等各個環節都是受益者,中標價定得越高,各個環節受益也就越多。
隨后記者又對上海、天津、黑龍江等地的山東魯抗辰欣藥業生產的同一規格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中標價進行了調查,發現上海中標價為12.8元、天津中標價為11.13元、黑龍江中標價為11.5元,醫院的零售價也都超過12元,從出廠價到醫院零售價,中間利潤也都高達2000%以上。據專家介紹,普通商品的利潤一般不高于50%,即使是名牌服裝等奢侈品,利潤也很少超過200%。藥品是用來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利潤卻是奢侈品的近10倍。
鉆政策空子推高藥價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朱恒鵬說:“醫院大概拿50%,招投標的單位,招標單位機構,可能拿到20%左右,也就是說有70%實際上是以盈利(回扣)的形式存在的,這顯然不合理,因為現在我們很難找到其他產業有這么高的利潤率?!?
據了解,最近幾年政府部門為了遏制藥價虛高,已經采取了多項措施,先后28次降低藥價,2009年又啟動基本藥物制度,實行藥品零差價,也就是要求醫院按照進藥價賣給患者,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藥價。新醫改政策研究專家朱恒鵬研究員指出,實行藥品招投標政策的初衷也是為了遏制藥價虛高,結果卻被某些利益團體鉆了空子,利用政策,在中標價的制定、藥品的批發和銷售等多個環節,遵循“潛規則”,相互勾結,形成了隱秘的利益鏈條,成為推高藥價的幕后黑手。(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