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1/29 0:00:00 來源:
未知
第20屆中國醫藥企業營銷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辦,500多位業界人士濟濟一堂,以"涉過深水區、決勝在明天"為主題,圍繞醫藥行業熱點問題展開交流、對話。以下為嘉賓演講內容精彩摘要。
工信部消費品司醫藥處王學恭
工信部消費品司醫藥處王學恭: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給大家介紹我們在制定"十二五"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規劃的主要內容。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已經做了一年多的時間,集合了相當一部分人的智慧,包括在座的各位專家。規劃分六個部分:
一、"十一五"發展回顧
第一,規模效益快速增長。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23%,增速提高3.8個百分點。利潤增長31.9%,快于產值增長。說明整體醫藥工業的盈利能力"十一五"期間是在增長的。按照可比價算,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4%,快于GDP和全國工業的平均增速。
第二,技術創新成果顯著。
1、過去幾年中國家加大了政策資金的支持力度,國務院印發了《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2008年啟動"重大新藥創新"科技重大專項。多項國家科技計劃和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在醫藥領域投入約200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入。
2、技術創新不斷加強,企業主導建立了一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企業承擔國家科技項目的比重和獲取專利數量大幅增長。研發外包(CRO)發展迅速,出現了一批與國際接軌的高品質的CRO融資。
3、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成果顯著。自主創新藥物:鹽酸安妥沙星、幽門螺旋桿菌疫苗等。
第三,企業實力進一步增強。在國內需求增長、出口穩健、技術進步、固定資產投資增加以及收購兼并的投入下,企業實力逐步做大。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從2005年的1家增加到2010年的10家。購并成為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方式,中生集團、上海醫工院并入國藥集團、上藥集團、上實醫藥和中西藥業合并重組,華潤重組。
第四,資本市場快速發展,醫藥成為受益最大的行業之一。
第五,國際化步伐加快。
1、醫藥出口持續增長。2010年醫藥保健品出口額為397億美元,"十一五"年均增長23.5%。保持化學原料藥出口優勢,在維生素、抗生素等大宗原料藥基礎上,他汀、沙坦類藥物以及抗艾滋病藥物等特色原料藥成為新的出口優勢產品。
2、醫藥生產加快與國際接軌。通過美國FDA檢查和獲得歐盟COS證書的化學原料藥品種達到300多個。通過美國和歐盟以及WHO的CGMP認證的制劑企業2010年底增加到24個。
3、境外投資開始起步。
第六,其他方面。
1、利用外資水平提高。跨國醫藥公司在華新增投資約200億元,其中研發投資近70億元,有十余家企業在中國設立了全球或區域研發中心。在我國開展的新藥研發與全球同步研究的產品增多,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申請和批準呈快速遞增趨勢。
2、重點區域加快發展。
3、藥品應急能力增強。成功應對甲型H1N1流感疫苗,全部用自產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防控疫情。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全部應用自己國產的藥物應對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也展示了我們的醫藥工業發展到相當的水平。
成績是一方面,問題也非常多。首先我們的技術創新能力非常弱,研發投入低,研發強度只占銷售收入1%左右,無法跟國外的專利醫藥公司15%的比重相比。技術創新體系有待完善,產品更新換代和技術升級,一些行業內關鍵性技術長期難以突破。
其次長期結構亟待升級。一些重大、多發性疾病藥物和高端診療設備依賴進口。生物技術藥物規模小,藥物制劑發展水平低,藥物輔料和包材新產品新技術開發應用不足,出口產品附加值低。
第三,產業集中度低,企業多小散。
第四,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
第五,藥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有待提高。齊二藥、佰易等藥品質量事件發生,企業質量意識亟待加強。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