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9日-11月30日,第20屆中國醫藥企業營銷高峰論壇在鄭州舉辦,500多位業界人士濟濟一堂,以"涉過深水區、決勝在明天"為主題,圍繞醫藥行業熱點問題展開交流、對話。以下為嘉賓演講內容精彩摘要。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白慧良: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2011年工作匯報,以及協會研究部、法律服務部成立及成員聘用儀式。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醫藥行業發展面臨著復雜的環境。一方面,深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年任務深入實施,國家加大了對醫藥衛生事業的投入,醫藥行業多項發展規劃陸續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力度加大,為醫藥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但另一方面,基本藥物招標環節爆發價格戰,有些領域盲目重復建設,惡性競爭加重。宏觀經濟大背景下成本上升、融資困難。所以,總體來講醫藥工業利潤增速下滑,醫藥行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在上述的背景下,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按照宣傳政策、交流信息、加強自律、維護權益的工作方針,堅持服務行業、服務企業、服務政府,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促進企業間交流合作,重點開展了一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參與制定"十二五"規劃,開展課題的研究。參與商務部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的起草工作,組織了課題研究組,開展調查研究,宣傳解讀。委派專家參加發改委國家戰略性新興發展"十二五"規劃和生物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研究,參與了工信部工業轉型升級研究。參與了工信部"十二五"工業清潔生產推行規范的起草。受工信部的委托參與了戰略新興產業分類專題研究,并開展了醫藥行業環境健康安全體系建設的研究。受發改委的委托組織編寫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扶持目錄。
第二,促進完善相關政策。繼去年的"兩會"期間政協和全國人大代表的座談會,今年我們繼續主辦了生命和責任為主題的全國人大座談會,向"兩會"提交的68個提案當中,企業協會提供了43份。為促進基本藥物招標采購制度,協會和有關協會共同承擔了藥品生產企業綜合評價體系指南的研究,通過衛生部向國家醫改辦進行了匯報,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針對基本藥物招標采購當中存在的問題,聯合醫藥工業科研開發促進會等若干家協會,共同提出了關于完善基本藥物招標的建議,提供了有關完善的政策。研究了安徽模式的執行情況,將調研報告送交有關部門。向會員單位征集了新近基本藥物統一定價問題的意見,以書面形式提交有關部門。
第三,協會各個工作委員會開展了很多的工作。協會根據工業聯合信息化辦公廳印發工業統計制度的通知,成立了醫藥統計工作委員會,并且按照工作的要求完成了2011年統計工作的收集出版。
第四,為了進一步促進醫藥國際認證,幫助企業掌握國內外的政策水平,協會成立了國際化工作委員會,并召開了專題座談會,進行了討論,為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提供了很多的意見,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同時,協會在杭州召開了創新制劑工作委員會的籌辦工作,促進我國制劑行業的發展,提高制劑的研發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縮短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協會國際化工作委員會和杭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共同在杭州經濟開發區召開了中國生物醫藥國際化合作發展論壇,圍繞著國際合作與發展這一主題做了研討。協會的零售研究中心和相關單位溝通開展了零售藥業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
第五,協會咨詢工作委員會積極和國內外知名咨詢工作開展工作,以不同的層次提高了國內醫藥行業從業人員的水平。積極開展了為會員單位服務,舉辦了中國男性健康聯盟,提供了特定內容的培訓。
第六,促進行業交流和合作。與醫藥質量協會等十一家協會在深圳舉辦了產業大會,開展了高層論壇,取得了成功。協會和《醫藥經理人》雜志社承辦了在武漢舉辦的2011年中國醫藥資本年會,召開了首屆中國醫藥企業家圓桌會議。積極開展了很多的對外合作交流,加強協會和地方協會溝通合作,為地方醫藥行業建設提供了支持。
在這一年當中,協會加強了自身的建設,完善了有關的規章制度,健全了協會秘書處工作人員。協會的全體常務工作人員和秘書處能夠提高為會員服務的思想和意識,截止到今年11月,協會又新發展了50家企業成為會員,目前協會的成員已經達到300多家。為了更好地為會員單位服務,協會成立了法律服務部和研究部,邀請了律師和研究專家加入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
總之,2011年協會在各位副會長單位、各位會長、各位理事的支持下,在上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懷下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努力,改進工作,密切聯系會員單位,為國家和行業"十二五"規劃發展規劃,為促進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新的成績。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