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2/2 0:00:00 來源:
未知
天氣忽冷忽熱,使得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就像埋下了一顆“炸彈”。心腦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它的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有些人才四十出頭,就患上了心腦血管疾病。
在我國每年約26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平均每13秒有1人因此死亡。隨著人口老齡化,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上升4倍,且呈年輕化趨勢,而東北地區更是冠心病的高發區。
頭暈胸悶是早期癥狀
腦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腦血管病、出血性腦血管病,此外專家將高血壓腦病也列入腦血管病范疇,其早期癥狀有:
一、經常性頭痛、頭暈、耳鳴;思維緩慢,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
二、睡眠質量差,多夢,醒來后感到很累;
三、手指尖或手指發麻或發抖發顫;偶爾感到腿發麻,需要反復按壓或拍打才見好轉;
四、舌頭發麻發僵,說話不利索;嘴角常感到濕潤,或控制不住流口水。
為什么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日趨年輕化?
專家說,40歲是一道坎。人到了40歲,人體的代謝機能就會下降,器官和血管也會隨之衰老,進而容易導致血液中的雜質增加、血管老化,這是一個必然的生理過程。
另一方面,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經常抽煙、喝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劇了血液中雜質的增多,加速血管老化。
雖然,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快、起病急,但在發病之前有一個過程,會出現一些早期信號。如果了解這些信號,并在生活中積極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會大大降低危害。
“頭暈、胸悶、失眠、多夢、記憶減退,甚至聽力視力衰退;四肢麻木、靜脈曲張;胸悶、心慌、間歇性疼痛等,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早期癥狀,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醫生提醒說。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能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及死亡風險,否則一旦發病,想恢復到以前的樣子是很困難的。
因此,要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如拒絕“垃圾食品”和煙草,防止沉迷電腦、電視等。平時多吃蔬菜水果、谷物粗糧,限制高熱量、低營養和食鹽、酒的攝入,限制肥肉、蛋黃等高膽固醇和高脂肪酸食品,經常體育鍛煉,促進減肥降脂。有氧運動是鍛煉心血管系統最有效的運動。借助兩支手杖,可以在行走中提高運動強度,保護膝關節,同時輔助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其效果與健步走比,效果可提高46%。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