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2/3 0:00:00 來源:
未知
醫藥制造業收入增長30.17%,毛利率位于低位
衛生總費用持續增長
國海證券
從成長、政策、估值等方面分析醫藥股走勢,我們認為明年行業增速將有所放緩,子行業需求差異化加劇,強勢龍頭企業市場份額提升,整合與淘汰是主旋律。醫改進一步深化,藥品降價趨勢不會扭轉,獨家品種以及價格維護能力強的企業將獲益。現階段醫藥指數相對大盤的估值溢價率過高,明年增速放緩將無法維系現有估值水平,部分高估值個股面臨較大調整壓力。
雖然行業整體估值需要調整,但部分優質企業已經具有了較高的安全邊際,到明年公布2011年年報時,績優股成長性將得到確認,部分優勢個股將具備良好的投資屬性,建議投資者關注。
醫藥產業不斷壯大
國民經濟穩步增長、人口老齡化、全民醫保體系建設等三大核心因素驅使我國醫療需求持續增加。2009年全國衛生總費用支出1.72萬億元,占GDP比重5.13%,創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政府對醫療衛生體系的投入持續增長,近十年來政府投入占總衛生費用比重穩步提高,國民得到醫療保障的程度逐漸提高。隨著新醫改的推進,三年8500億元投入的陸續兌現,預計政府部門投入金額還將進一步提高,構成醫藥總需求增長的重要增量。
同時,65歲以上老年人占比由1980年代初期的不足5%,提高至2010年的
8.87%。人均預期壽命由1980年代的60多歲增加到目前的70多歲。受計劃生育政策影響,我國人口結構還將延續老齡化的過程。隨著環境日益惡化以及飲食習慣、生活習慣變化,老齡人慢性病發病率呈現上升態勢,2008年65歲老齡人慢性病發病率達到64.54%,比十年前提高了12.75個百分點,老齡人慢性病已呈多發態勢。我們認為,老年人絕對數量增加,預期壽命延長,老齡人發病率快速增長,均將構成社會醫藥需求的增加。
收入高位 毛利率低位
2011年1-9月,醫藥制造業實現收入10221億元,同比增長30.17%,收入增速保持高位,市場空間進一步提升,全年預計將達到1.3萬億元。但綜合毛利率為28.83%,處于過去5年的最低點。毛利率走低主要是由于:通脹導致以中藥材為代表的上游成本上漲,產能過剩、限價政策導致價格競爭。
中藥和器械表現較好。收入增長較快的是中藥飲片和器械類行業,分別為59%和40%,利潤亦有63%和43%的增速。稅前利潤增長較慢的子行業是生物制品和化學原料,增速分別是6.6%和10.4%。原料藥利潤增長乏力是由于產能過剩帶來價格走低,雖然部分品種有提價,但對全局影響并不顯著。
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經營情況與各子行業總體表現基本相當。其中,原料藥收入增速低于去年,受價格下降影響,利潤同比負增長4%,降幅比一季度有所收窄,但表現仍不及去年。制劑收入與去年相當,同樣受降價影響,利潤增速下滑至17%。生物收入增長11%,低于去年,正面因素是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器械收入增長29%,利潤增長27%,整體表現搶眼。商業收入增長26%,利潤增長40%,雖不及去年,但仍具有較高景氣度。中藥收入增長23%,利潤增長28%,大體與去年相當,飲片行業受藥材漲價的影響,取得較為優異的表現。服務收入增長43%,利潤增長44%,收入增長開始加快,利潤亦有不錯表現,我們判斷這種趨勢有望得到延續。
估值仍有下行空間
醫藥生物板塊的PE估值目前在32倍左右,在23個一級行業中位列6位,所有A股平均PE則只有13.68倍,醫藥板塊估值溢價率較高。醫藥股PB估值4.17倍,位列第2位,相對其他行業,同樣不具備優勢。所有A股平均PB僅為2.12倍,明顯低于醫藥板塊。我們認為,現階段醫藥板塊的估值仍舊不具備優勢,在行業沒有確定性高增長支撐下,估值水平有向下回歸的動力和空間。
截至11月18日,醫藥行業的整體市盈率(TTM法)為32.31倍,與醫藥股指數的歷史平均估值水平(42.15倍)相比,處于相對低位。不過,目前A股平均市盈率僅為13.68倍,相比之下,醫藥行業估值溢價率高達136%,與過去10年相比,估值溢價率依然處在高位,存在調整的需求。
總結過去10年醫藥行業與大盤利潤增速的關系,可以看出,在2003-2005年,醫藥凈利潤增速落后大盤時,估值溢價率并沒有迅速走低,反而是在 2006-2007年,醫藥利潤增速超越大盤時,估值溢價率迅速降低至較低水平;經過2008-2009年醫藥行業凈利潤增速持續超越大盤,2010-2011年估值溢價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010年醫藥行業凈利潤增速落后于大盤,如果2011年仍不能扭轉這個趨勢,根據歷史經驗判斷,估值溢價率將回落到歷史平均水平。
給予行業“中性”評級
行業整體估值依舊偏高,溢價率仍在歷史高位;同時,收入增長不確定性加大,價格也有進一步下滑壓力。因此,延續我們在2011年半年度和四季度策略中均提到的“安全邊際”邏輯,我們認為2012年醫藥行業的高估值將有釋放需求,部分高估值股票將面臨較大壓力。
子行業中,原料藥估值最低,醫療服務最高。結合成長能力、盈利能力等綜合指標,我們認為,醫療器械和中藥是具有優勢的子行業,醫療服務則面臨估值偏高的難題。隨著股價走低,利空政策得到部分消化,但醫藥股整體估值偏高的困局需要時間才能化解,短期不具備發動板塊性行情基礎。
展望2012年,我們認為行業高估值會隨著盈利增長得到緩解,但這個過程相對緩慢,政策面的不確定性加大了增長的不確定性。有鑒于此,給予行業“中性”的投資評級。
在選股思路方面,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以下邏輯:所處細分行業增長確定性強,市場空間大,如心腦血管中成藥及注射液;不受降價影響,兼有消費品和奢侈品屬性,具有自主定價能力,品牌優勢突出的高端中藥;受益新版GMP,客戶更換升級需求旺盛,打開增長空間的器械企業;產能競爭不激烈的特色原料藥,由原料藥轉向制劑升級的出口企業;行業景氣度提升,供不應求,最高限價有上調預期的血制品;受益政策支持鼓勵的民營特色專科醫院;具有上市新產品且市場潛力大,競爭不激烈。
重點關注公司
眾生藥業(002317,股吧)(002317):公司復方血栓通膠囊和腦栓通膠囊等OTC產品將保持平穩,預計2011、2012年EPS分別為0.95元和1.22元,對應PE27倍、21倍,較同業具有估值優勢。公司重視增長的穩定性和確定性,低調務實,經營風險低于同業,是理想的長期投資標的。有鑒于此,我們給予公司“買入”的投資評級。
天士力(600535,股吧)(600535):公司主打產品丹滴受益基藥放量和通過FDA二期的有利背景,積極進行營銷推廣,重拾較快增長。新適應癥的臨床試驗有條不紊進行中,若可擴大適應癥還將進一步促使銷售放量。二線品種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新品種陸續上市,產品結構日漸完善合理。公司經營穩健,講究提前布局,適合長線投資者積極關注。預計2011、2012年公司EPS分別為1.36元(扣除投資收益為1.18元)和1.52元,給予“增持”的投資評級。
華仁藥業(300110,股吧)(300110):預計公司2011-2013年凈利潤將分別達到0.85億元、1.17億元和1.72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40元、0.55元、0.81元。我們看好公司進軍腹透市場的舉措,給予“增持”的投資評級。
紅日藥業(300026,股吧)(300026):預計公司2012、2013年EPS分別為1.07元、1.32元。中藥配方顆粒市場前景廣闊,競爭并不激烈。公司利用康仁堂深耕華北市場,在北方地區發展潛力巨大。公司首家提出“自動化藥房”概念,提高客戶黏性。公司估值水平適中,產品優勢明顯,具備高增長的潛力,給予“增持”的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