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2/14 0:00:00 來源:
未知
隨著國際市場對綠色產品需求的持續增長,中藥產品在出口方面將繼續保持增勢,優勢產品主要是植物提取物、中藥材飲片、保健品類商品。如今后國際經濟不出現大的波動,我國中藥產品貿易仍可保持穩步增長的趨勢。
2011年1~9月,世界經濟雖然有所復蘇,但基礎仍較脆弱,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期間,我國中藥商品進出口額為22億美元,同比增長39%。
基本概況
中藥各商品進出口普遍增長,提取物仍為出口主力。
2011年1~9月,提取物出口額為8.06億美元,同比增長46.95%,占中藥商品出口總額的48%,依然是中藥商品出口的主力;中藥材出口5.5億美元,同比增長30%,占中藥商品出口總額的32.84%。保健品出口增幅最大,主要是統計編碼調整的原因。
中藥出口以傳統市場為主,整體保持較快增長趨勢。
中國香港、日本和美國依然是傳統中藥的主要出口市場,2011年1~9月出口額增幅均超過41.89%。我國對這3個市場的出口額占整個中藥出口額43.58%左右。
出口企業結構多元化,民營企業仍為出口主力軍。
2011年1~9月,中藥類產品出口企業共計2585家,比去年同期增加87家,其中民營企業達到1937家,出口金額占比高達50.86%,同比增長66.8%;三資企業出口金額占比達29.39%;國營企業出口金額占比僅為19.67%。
從事中藥類產品進口的企業為1155家,三資企業進口額占比43.59%;民營企業進口額占比38.36%;國有企業進口額僅占18.04%。
出口特點
國家系列調控政策漸顯成效,中藥材價格回落。
2010年,我國中藥材價格大幅上漲,從而帶動了中藥材飲片出口金額的增加。受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中藥產業調控政策影響,今年8月份以來,前期暴漲的各大中藥材市場價格整體出現下降,帶動了出口均價也有一定回落。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隨著大量新藥上市,中藥材價格將繼續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提取物出口延續漲勢。
2011年1~9月,植物提取物出口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并連續多年占據中藥出口商品的首位,國際上對植物提取物的需求依然旺盛。
第三季度我國中成藥對歐盟出口環比大幅下降。
2004年3月31日,歐盟頒布的《傳統植物藥注冊程序指令》規定,所有在歐盟市場銷售的植物藥都必須在2011年4月30前按照新法規完成注冊,并得到上市許可。若沒有進行傳統藥注冊,現在以食品、保健品等方式在歐盟市場上流通的中成藥將被禁止銷售。《歐盟傳統植物藥注冊指令》過渡期限已過,第3季度我國對歐盟中成藥出口額環比下降24%。
雖然面對注冊費用高、市場規模小和出口大幅下降等問題,但部分中藥企業并未對歐盟市場失去信心,已經陸續開始進行相關注冊工作。
2010年12月,中國香港《中醫藥條例》關于中成藥必須注冊的條文開始生效,中成藥出口難度加大。香港每年除本地中藥消費外,轉口貿易也占很大比重。香港出售中成藥近萬種,其中有7000多種來自內地。2011年1~9月,內地對香港中成藥出口量有所下降。為了幫助企業應對困難,廣交會期間,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舉辦了“香港中成藥注冊工作會議”,邀請香港中藥商協會和部分香港中藥企業參加,內地報名企業也十分踴躍,同仁堂、蘭州佛慈和安徽廣印堂等20多家企業的3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邀請香港中藥商協會專家對目前香港中成藥注冊條例進行了解釋說明,并解答了內地企業提出的問題,最后香港中藥企業同內地企業進行了交流。企業紛紛表示,該座談會除了讓企業更詳細的了解了香港中成藥注冊條例的細節和流程外,還幫助他們與香港中藥商協會建立了直接溝通的橋梁。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