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2/15 0:00:00 來源:
未知
一段時間以來,作為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蕪湖,又因藥事服務改革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近日,本網記者專訪了蕪湖市衛生局局長韓肅。韓肅認為,外界對蕪湖醫藥分開的試點理解有偏頗片面之處,蕪湖在醫藥分開的同時實行的多重財政補償機制,才是切斷醫藥利益輸送的關鍵。
2008年起,蕪湖在全市實行了醫藥分開,醫院售藥的藥品加成率由原來的15%降到10%;此外,由于蕪湖市的爭取,省衛生廳為支持蕪湖市的醫改試點,給蕪湖市一個自行招標的機會,從而使平均價格又下降逾三成。兩相配合,經過測算,三年來已讓利患者1.6個多億。
而原來加成的15%,正是當時公立醫院收入的主要來源,比例占到近50%。據韓肅透露,“2007年下半年我們決定要推行醫藥分開時,院長們就都很消極、很憂慮,因為拿掉之后醫院的正常運行無法保證。”
關鍵在于補償
“當時我們召開了有市委市政府領導參加的八家醫院領導班子會議,拿出了一套補償辦法,其中第一個就是市政府每年拿出5000萬用于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韓肅說。
離退休人員也是當時醫院的一個重要負擔。結合事業單位改革,蕪湖把所有醫院的離退休人員剝離出來交由社保,不足的部分由市財政托底解決。
而第三項措施,則是外界所熟知的“醫藥分開”,醫院藥劑科的人員劃轉到藥管中心,這部分的工資、福利待遇都由市財政解決。
醫藥分開曾被一度認為是降低患者就醫費用和公立醫院改革的關鍵一步。此前有報道稱,最近藥劑科又將歸回醫院,被外界解讀為醫改的“倒退”。對此,韓肅并不表示贊同,韓肅表示,藥劑科回歸醫院,并非所謂“倒退”,而是保證醫改措施可持續性的一步必要措施。
韓肅說,藥劑科回歸是有藥品零差率的全面推行做支撐的,藥品的利潤不存在,醫院藥事部門不能左右藥品價格,因而藥劑科歸哪里管,與藥價與患者的就醫費用就不再有關聯;而藥劑科是醫院的一個必備部門,與醫務工作是緊密結合的,承擔著監測藥品不良反應和藥事服務的職能,2008年藥劑科分出后,這些職能有弱化的趨勢;此外,藥技人員的職稱評定與晉升還是要通過衛生部門,在藥管中心這方面遇到了瓶頸,影響了人員隊伍的穩定,因此才歸回醫院。
而醫保的預付制改革則是最大的動作,“我們市長要求人社部門實行預付制”,比如上一年度醫保費用總共發生1億元,我就拿出其中的90%即9000萬出來,每個月預付給醫院,到年底再結算,多退少補。這樣就“大大解決了醫院的現金問題”。
可持續機制
今年,蕪湖全面推行藥品零差率銷售,這就要求更多更全面的可持續性的措施。而這次,蕪湖想到了通過醫療費用的結構調整和藥品配送環節的招標來保證改革的可持續。
對于需要使用大型設備進行的檢查,如CT、核磁共振、彩超,價格全部下降25%;而增加反映醫務工作者知識含量和勞務價格的藥事服務費,門診每人次一元,住院每床每天2元,“怕調高了老百姓承受不了,按照國家測算,服務費最起碼要十幾塊錢以上才行。
而這只能彌補原來15%藥品加成收入中的2個百分點,剩下的13個百分點,蕪湖則找到了配送企業最后一個有空間的環節。
“我們通過招標,確定了國藥、上藥和九州通(600998,股吧)三家來負責整個蕪湖的配送,大企業實力強,質量跟得上,供應及時。我們通過保證他們的市場,以政府的代表藥管中心,而不是醫院來跟配送方談判,這就使整個的采購費用能降到招標價的80%左右。”
而剩下的20%,則是藥品配送企業付給藥管中心的“藥事增值費”。這筆資金由藥管中心支配統籌,其中的3/4,直接以市財政補助形式下撥到醫院;而另1/4,用來補償藥品運轉過程中的損耗,以及給醫院的獎勵,“以獎代補,做得好的要有激勵。”
“再加上醫務服務價格的調整,醫院收入基本能達到原來的水平。”韓肅表示。而2008年確定的每年5000萬財政補助和之前的每年4000萬元的基建投入,仍然繼續保持。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