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雖然時間進入歲末年首,但坐落于安徽太和縣的安徽華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各個展銷大廳卻顯得分外忙碌,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藥經銷商和各大醫院采購人員,正在采購新的一年藥品和醫藥器械。據展銷大廳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現在每天進出藥物展銷大廳的各方客商上千人次,每天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
整合資源:建基藥配送中心
本著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安徽華源醫藥先后組建了北京華源仁濟、寧夏華源耀康等外埠商業企業。去年以來,公司抓住醫改機遇,取得了18個省市基藥配送權。
降低藥價,保證藥物品質,是當前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也是國家民生工程的重要一環。降藥價,保品質不僅僅體現在生產企業和各大醫院,商業流通環節也是最重要的關節點之一,安徽華源醫藥就是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全力建設全國基本藥物配送中心。
“十二五”期間,安徽華源醫藥將緊緊抓住醫改機遇,做大商業規模,做強工業板塊,壯大平臺經濟。加快并購步伐,建立完善的商業分銷網絡,組建安徽阜陽制藥集團,建設全國基藥(基本藥物)物流配送中心,啟動華源物流園二期工程建設,在現物流園東部征地300畝,建設10萬平方米藥品倉庫和物流倉庫,建設現代物流信息平臺;通過努力,逐步形成以醫藥商業、工業兩大陣營為核心的醫藥產業鏈,到2015年,醫藥銷售總規模達到300個億,進一步將企業做大做強,為百姓健康事業和地方經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科學管理:成為全國醫藥商業的“晴雨表”
從上世紀80年代千家萬戶販藥賣藥,到上個世紀90年代幾經整頓由亂到治,再到近幾年的醫藥電子商務、遠程開票、“創業者模式”、物流平臺建設等現代化、信息化、集團化戰略,太和醫藥產業歷經艱難曲折,逐漸培育出以安徽華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現代化醫藥商業企業。經過多年的培育,目前已形成“買全國,賣全國”的恢弘格局,銷售行情成為全國醫藥商業的“晴雨表”。
藥品是特殊商品,為了保品質,降藥價,安徽華源醫藥從管理創新入手,走科學發展之路。首先是保品質,在這方面主要做兩點工作,一是解決藥品倉儲問題。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公司開始大規模進行倉儲建設,目前,已建有現代化倉庫20萬平方米,藥品日常庫存量價值14億元,全年藥品進出量約6000萬件。二是選擇正規誠信的藥品生產企業。現在已有4000多醫藥廠家的25000個品種在公司集散。
其次是強化科學管理,規范管理。公司實行“五統一、一分銷”的經營管理模式,1500多臺電腦聯網管理,把好購進、入庫、養護、銷售等多個關口,經營規范,質量可靠,價格合理,被業界譽為“太和模式”。
再者就是提高經營人員的素質。這是安徽華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長遠戰略之一,按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軍的話說,現代商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我們只有擁有一流的管理和經營人才企業才能進一步做強做大,實現基業長青。為此,他們除了自己培養外,還從外界引進能人,充實企業新鮮活力。
工市并舉:實現多元化格局
按照“做大市場、做活商圈、做強物流”的戰略規劃,安徽華源醫藥建設了華源醫藥物流園項目。項目總規劃600多畝,一期工程投資3億多元,建成區335畝,已建成6萬平方米藥品倉庫、2萬平方米物流倉庫、1.8萬平方米展銷大廳、五座現代化營業大樓、股份公司辦公大樓、2萬平方米第三方物流倉庫、8000平方米綜合服務大樓等基礎設施。
在發展醫藥商業的同時,公司實施“工商并舉、雙輪驅動”戰略,大力發展醫藥工業。已擁有上海華源安徽仁濟制藥、寧夏沙賽制藥、安徽錦輝制藥、安徽廣生藥業等四家制藥企業,下一步擬組建安徽阜陽制藥集團。
以醫藥商業為依托,公司還重點打造了物流、會展、電子商務、保健品銷售等多個平臺。
物流平臺。安徽華源物流公司注冊資金2000萬元,擁有1000多臺貨運車輛,每天貨物進出約20萬件,運輸網絡覆蓋全國,已成為以藥品運輸為主、其它商品流通為補充,立足蘇魯豫皖、面向全國的現代化物流平臺。
會展平臺。從2008年開始,公司連續四年在太和縣舉辦全國性醫藥大會———華藥會。2011年華藥會有2000多家企業布展,展區人流量超過13萬人次。
電子商務平臺。華源網站擁有上萬名會員,日點擊量百萬次,已成為國內較大的醫藥門戶網站和信息平臺之一。目前與北京漢寧恒豐公司合作,打造網上交易平臺,推出“創業者模式”,已覆蓋300多個縣,三年后網上銷售額預計可超10億元。
保健品、中藥材(中藥飲片)銷售平臺。太和是全國較大的保健品市場之一,年銷售額約20個億,公司成立了安徽華源保健品公司,對全縣150家保健品經營企業進行統一管理,集中在華源保健品展銷大廳經營,使保健品市場得到規范和繁榮,中藥材(中藥飲片)銷售也得到快速提升。
企業檔案
安徽華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央企華潤集團旗下的一家現代化國有醫藥企業,公司前身為太和縣醫藥公司,成立于1953年。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企業負債上千萬元,瀕臨破產倒閉。1991年后,在以王軍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的帶領下,逐步走上一條以整頓求生存、以規范促發展的逆轉之路。目前,在全國各地擁有22個子公司、近萬名職工。
多年來,公司致力打造國內一流的普藥市場銷售平臺,形成了“品種全、價格低、質量好、服務優”的獨特優勢。企業連續五年銷售額超百億元,2010年銷售額132億元,上交稅金7325萬元,銷售額連續10多年在全國醫藥商業企業中單體排名第一,位居中國醫藥商業企業百強第6位。2011年銷售額預計實現133億元。公司先后榮獲中國重點流通商業服務企業,改革開放30周年卓越貢獻單位等稱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軍同志當選為中國醫藥“60年60人”風云人物。
公司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太和金融、通訊、運輸、賓館、餐飲、房產等眾多產業的繁榮,直接和間接解決了數萬人的就業問題,維護了社會穩定,拉動了地方經濟。近幾年,公司積極回報社會,在慈善公益事業的投入累計達2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