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2/26 0:00:00 來源:
未知
昨天,衛生部副部長張茅稱,目前,陜西、湖北、江蘇等18個省份已正式啟動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試點醫院共計561家。以取消以藥補醫機制為突破口,積極探索醫藥分開的實現形式。陜西省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在部分試點縣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浙江省試點縣級醫院藥品零差率銷售,通過理順價格體系完善補償機制。記者昨天從江蘇省衛生廳獲悉,今年,江蘇15家縣級醫院已經列入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份,省醫改辦敲定了14家綜合改革試點醫院。據悉,綜合考慮下,又增加了一家縣級醫院常熟第二人民醫院,這樣,江蘇省就有15家試點醫院。記者了解到,南京的江寧區醫院早在今年4月份就已經敲定。15家醫院分別是:
南京江寧區醫院
宜興市第一人民醫院
徐州市睢寧縣人民醫院
金壇市人民醫院
吳江第一人民醫院
如皋市人民醫院
連云港東海縣人民醫院
淮安市盱眙縣醫院
東臺市人民醫院
儀征市人民醫院
丹陽市人民醫院
句容市人民醫院
揚中市人民醫院
靖江市人民醫院
常熟第二人民醫院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為什么不選擇大醫院改革,而選擇縣級醫院?南京市衛生局有關人士稱,有兩個考慮,首先,公立醫院改革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很多大型三甲醫院隸屬于不同的部門,限制較多,而且內部體制較為復雜。“比如補償,有的大型公立醫院改革的話,需要政府補償上億元,而龍頭大醫院,更是達到十億多。而且有的公立醫院屬省管,有的則是市管,改革操作難度較大,一旦改不好,后遺癥也很多,影響也比較大。”而縣級醫院改革相對簡單,較容易有所突破,也較容易操作。另一方面,把今年的醫改重點放在縣級醫院,是因為縣級公立醫院是區域醫療服務的龍頭,還是連接城市大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紐帶,無論對于解決農村以及區縣居民看病就醫問題,還是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都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縣級醫院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高一個等級,醫生的水平、硬件條件都好不少,如果能在縣級醫院將市民的常見病、多發病解決好,那么對緩解大醫院看病難很有幫助。”
取消藥品加成
近日,江蘇省衛生廳已經下發了《江蘇省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指導意見》,今后江蘇的縣級醫院改革最大的亮點就是取消藥品加成。在指導意見中,并沒有要求縣級醫院全部使用基本藥物,但是規定優先配備基本藥物,并將基本藥物作為首選藥物合理使用,不斷提高基本藥物(基層版)的配備比例和銷售金額比例。
有關人士介紹,上世紀50年代,在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為了維持公立醫院生存發展,國家明確公立醫院可以將藥品加價15%后向群眾提供,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以藥補醫”機制直接扭曲了醫院的用藥行為,造成“大處方”、濫用抗生素等突出問題。所以說,這次江蘇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取消藥品加成,扭轉“以藥補醫”是關鍵。“也就是說,公立醫院取消‘以藥養醫’之后,患者的藥費會降低15%。”
有可能增設藥事服務費
取消藥品加成后,醫院收入沒有了一大塊,怎么補償,讓醫院能“活”下去?省衛生廳有關人士介紹,根據《意見》,改革要轉變縣級公立醫院補償渠道。探索實現“醫藥分開”的具體途徑,逐步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改變依賴藥品銷售收入維持運轉的局面。
有關人士分析說,除了政府投入補貼外,補償將可能通過“設立藥事服務費”來進行。所謂藥事服務費,是指患者享受醫生診斷和藥品調劑等服務所交的費用。有專家認為,取消醫院藥品加成政策,代之以收取藥事服務費彌補相關成本,有利于切斷醫療機構和藥品銷售之間的直接經濟利益聯系。
不過,關于增設“藥事服務費”也存在很多爭論,有反對意見認為,取消藥品加成后,又收取“藥事服務費”,這是“變相增加患者負擔”。也有專家呼吁將“藥事費納入基本醫保”,不用患者自己掏錢,有望減少改革阻力。
推進按病種收費改革
另外,根據《意見》規定,這一次江蘇縣級醫院改革,還將改革完善醫療保障支付方式。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部關于開展按病種收費方式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1〕674號)精神,以當地前3年(2008年至2010年)各病種醫療費用均值為病種收費參考標準,全面推進試點醫院按病種收費改革。積極探索基本醫療保障按人頭付費、總額預付等付費方式改革,及時足額支付符合醫療保障政策和協議規定的費用;充分發揮醫療保障支付方式對醫院的引導、制約和激勵作用。
通過這個改革,試點改革的縣級醫院未來會是什么模樣呢?省衛生廳有關人士介紹,通過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使縣域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服務能力有較大提高,“以藥補醫”機制顯著轉變,改革試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具體目標如下:
建立健全縣級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各級財政對縣級公立醫院的投入達到國家規定要求,醫療保障制度支付辦法科學合理,醫療服務價格基本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
所有試點縣級公立醫院均建成高于國家標準的二級甲等醫院,部分醫院達到三級乙等水平,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顯著增強,縣城內就診率提高到85%以上,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全面形成縣級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上下聯動、分工協作機制,基層首診、分級醫療制度得到有效落實;
縣級公立醫院門診和出院均次醫藥費用保持較低水平,增幅低于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