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對GDP貢獻率達5%
今年,“十一五”重大專項結題,并啟動了“十二五”規劃。據悉,“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大對創新藥物的研發投入創新藥物研發將主要針對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多發病和常見病等10類(種)疾病。
中國的本土藥企越來越重視新藥研發,作為我國藥物研發的“國家隊”,2011年新成立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蔣建東教授告訴記者,國家越來越重視生物制藥領域,該領域對我國GDP的貢獻也達到5%?!笆濉币巹潌雍螅袊t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將參與一些項目的研發,并整合中國醫學科學院下屬的研究所、醫院、企業的資源,為我國的新藥研發創制作出貢獻。
2011年我國的疫苗監管體系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表明我國可以保障預防接種的安全。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于創新藥物的審批越來越嚴格,2011年中國的創新一類新藥批準得不多,只有艾瑞昔布、艾克替尼(抗癌藥)等,這些都從某種程度上表明我國藥品監管體系越來越嚴格規范。
本土藥企做大做強
2011年,我國新藥研發不斷加速。本土藥企越來越重視藥品的創新與質量。
目前我國原料藥出口較多,但隨著對藥品的深入研究,藥品質量的提高,未來我國藥品制劑也一定能打開西方國家的通道。今年我國幾個產品已經有不俗表現。北大維信公司的降脂產品“血脂康”于今年1月開始了美國FDA的二期臨床,雖然進展較慢,但該公司總經理段震文告訴記者,“通過二期臨床的把握非常大”。據悉,揚子江制藥、山東綠葉制藥等公司都在提高藥物質量、藥物創新研發上狠下工夫,未來中國本土藥企一定會有豐碩成果。
做大做強是藥企的必經之路。今年,行業整合提速,華潤收購北藥、上藥發行H股并收購中信醫藥,國藥銷售額首超千億大關。
國家藥品安全規劃(2011―2015年)》出臺,其中提出到2015年,藥品生產100%符合新修訂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要求,《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將成為一道門檻,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中小藥企,加速行業內的整合。
前上海醫藥副總裁葛劍秋告訴記者,以最低價為原則的招標模式的確立及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此舉將使中國醫藥產業的主體即普藥企業進入漫長的調整期。央視等媒體的不斷深入曝光醫藥行業黑幕預示著行業整頓將拉開大幕,未來中國醫藥行業的發展邏輯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哈藥、石藥、上藥、華藥、東北藥等傳統制藥五強集體衰退預示未來制藥業行業版圖重構,市場期待新的行業龍頭。浙江貝達、中信國建等企業的崛起預示著本土創新藥企開始成長。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