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1/12/31 0:00:00 來源:
未知
消費者又被普及了一種化學物的知識?!包S曲霉毒素M1”作為致癌物,在24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公告中,有知名企業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其超標。
“黃曲霉毒素M1”到底在哪一環節產生?為何企業自檢沒有檢測出來?這一物質對人體健康有何危害?
美國普渡大學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認為,牛奶中出現黃曲霉素M1的原因是飼料中黃曲霉素含量過高。把發霉的谷物作為飼料,其中的黃曲霉素在24小時之后就能進入奶中。
顯然,黃曲霉素跟雙匯瘦肉精很相似,問題看似出在原料,但企業沒有保證原料合格同樣難辭其咎。特別作為常規檢測項目,企業居然沒有自檢出來,說明其生產和質控存在缺陷。
營養師顧中一在談到對健康危害時說,我國《飼料衛生標準》對飼料中黃曲霉毒素限量有明確規定,但實際上超標現象相當嚴重,而我國對牛奶中黃曲霉毒素的限量標準低于歐盟,理論上肝癌發病率由此增加。
從行業標準到牛奶源頭,再到企業質控,各個環節的漏洞連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危險的質量陷阱,不僅會危及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更會從長遠上損害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信譽。從三聚氰胺到牛奶中毒,質量問題的反復與相似性,一次次暴露了行業的沉疴痼疾,考驗著企業的選擇與決心。
在反復出現的問題面前,標準如果依然堅持“照顧現實”而非“嚴格要求”,企業如果始終選擇“成本控制、生產側重”而非“奶源質量”,質量監控如果只有完美的“樣板工廠”而非真正的“嚴格自律”,那么,很難保證不會有下一次的“吸取教訓”和“誠摯歉意”。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